“汉味童谣中既包含历史典故,又有民间文化、知识,非常具有文化价值。”该非遗项目传承人今年63岁的彭翔华老师说,他例举,“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刀送姐姐”中,据徐珂《清稗类钞》记载,“张”指张献忠,“李”指李自成。歌谣中,“10个鸡蛋甩过江”也有说头,据彭翔华理解,“10个鸡蛋”相当于清代末年至过江轮渡开通前,武汉人用划子渡江的船费,相当于30个铜板,因为长江风浪大,对船只安全、摆渡者技术都是考验。相比之下,过汉水就便宜多了,只要一碗热干面的钱。“从中可见,当年武汉人过个江其实非常昂贵。”

彭翔华说,汉味童谣折射武汉人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达、乐观豁达的性格特征,充满丰厚的市民文化,“保护这些歌谣,就是保留武汉的文化基因”。

“汉味童谣渐渐离我们生活远去,这是一不小心发生的文化缺失。”评书表演艺术家何祚欢曾这样评价,童谣自古是中国传统国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因传统教育中,韵文是常见教材,在孩子们接触正统文本前,童谣是最好的启蒙教材,童谣朗朗上口,有趣好记,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巧妙文化影响。“武汉伢不但念童谣,还自创童谣,这对他们理解、运用音韵平仄非常有用。”   

最初彭翔华只是出于对武汉童谣的热爱,而搜集整理它们,并出版了《武汉民间童谣辑注》一书。这本书引起了武昌区文化馆、武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关注。后来,武昌区文化馆王伟馆长找到彭老师,多次详细了解武汉童谣历史渊源和现存状况,经过一番挖掘整理,并请教华中师范大学民间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刘守华教授,得到刘教授的充分肯定,说这是很具武汉地方特色的代表性的非遗项目,于是着手把武汉童谣申报为非遗项目。


上一篇:【传统技艺】蒋村龙舟竞渡(杭州市)(省级)传承人:蒋子林

下一篇:【民俗】吴山庙会(杭州市)(省级)传承人:俞康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