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术】剪纸(银川市)(国家级)传承人:伏兆娥
2018-11-14 14:52
伏兆娥女士,系宁夏海原县人,著名民间传承剪纸艺术家。现为中华剪纸促进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协协会会员,宁夏美协协会会员,宁夏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兼剪纸协会副会长,被评为宁夏首届民间工艺美术大师。东西方艺术家协会(纽约)剪纸协会常务理事,东西方杰出民间艺术家,特聘为南京大学民俗艺术研究室剪纸民间剪纸艺术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
出生在海原的伏兆娥自小就是个巧手姑娘,她的父亲喜欢画画,母亲热衷剪纸。这种耳濡目染让伏兆娥受益匪浅,没事时拿起剪刀,就能剪个像模像样的窗花。1979年,伏兆娥高考落榜。大学的门虽然对她关上了,但是她找到了另一个出口。
回家务农几年后,伏兆娥开了一个小饭馆。为了让小饭馆更有生气,伏兆娥把自己的剪纸作品贴得到处都是。食客们看了,交口称赞,这给伏兆娥很大鼓励。
1983年,伏兆娥无意在报纸上见到了一副剪纸作品。喜欢剪纸的她跃跃欲试,以自己的小饭馆为蓝本剪出了《饭馆春风》,投到了宁夏当地的一家报纸上。被刊登后,伏兆娥变得更加自信。为了让更多人分享她的剪纸艺术,她又将《中华屹立》、《严阵以待》、《草原放牧》等剪纸作品刊发在报纸上。
除了向报刊投稿,伏兆娥还把目光投向了区内外的一些展览和比赛上。她的作品先后在全国首届农民画展和剪纸展览中获得二、三等奖。与此同时,伏兆娥的艺术成绩也引起了区内外业内人士的关注。1993年,她作为宁夏民间艺术团成员赴日本进行文化交流;1994年,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电视系列片《黄河一日·山里人家》,对伏兆娥的剪纸艺术作做了专题介绍;1997年,宁夏剪纸协会专门在银川为伏兆娥举办了“伏兆娥剪纸展”,让喜欢剪纸艺术的人们认识了这位山区农村妇女。
介绍“伏兆娥剪纸展”同年曾邀为电影《这女人这辈子》、《黄河绝恋》、电视剧《大漠豪情》、《边城落日》、《生死腾格里》、电视片《妈妈的绿窗花》等提供所有的剪纸艺术,并获得两次美工设计奖项。她的三百余副作品在《人民日报》、《民族画报》、《中国青年报》、《连环画报》、《中国妇女报》、《宁夏画报》、《宁夏日报》、《香港汇报》等各省市三十多家媒体报刊上报道。她的剪纸资料被收入了东方网、新华网、人民网等。她的剪纸作品《十二生肖》、《龙年飞人》等二十多副作品被四川博物馆和全国各地的剪纸博物馆收藏。她的著作有 伏兆娥的作品(9张) 《伏兆娥剪纸集》和《怎样学剪纸》、《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四大名著系列人物被1999年中国民间剪纸博览会选中两部印制为火花集。《永久和平》被原中国剪纸研究会印制贺年卡发往世界各地,《虎年和平》获2000年首届全国剪纸世纪金奖。《老鼠偷油》获第二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山花奖”,民间工艺银奖,《民间剪纸艺术》获宁夏第一届旅游商品设计大赛二等奖
2017年12月28日,伏兆娥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

出处: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