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元宵灯会(河上龙灯胜会)(杭州市)(省级)传承人:傅叶茂
2018-11-13 16:02
板龙,随着南宋迁都,也舞到了南方,随后在河上扎根,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板龙舞曾在动乱的年代中断过, 1978年以后,年年春节的正月初三到十七才重现身影,成了目前萧山规模气势宏大,延续时间最长的一项民俗活动。而现年已74岁高龄的傅叶茂,自小就参与板龙的盛大盘舞,在10多岁的时候开始接触龙头龙尾的制作工艺,因为兴趣,也因为聪敏好学,对精雕细凿的凿花工艺情有独钟,据他说,他的凿花技艺主要是通过祖辈手把手教和直接摹写前人或同辈人的作品承继下来的,祖辈是用剪刀剪的,但这种办法一般一次只能剪到四层,后来,在剪龙鳞的工序中得到了启发,才改为“凿纸”。凿纸不但一次可凿到7、8层、十几层,而且不管如何复杂的纹样都能对付。河上板龙的制作, 其饰物大多要手工制作完成,剪、凿、挑、挖,非常精细, 缺一不可。特别是龙的鳞片,作出立体的效果,得用三层纸褙起来,最外层要显现外凸的形状,是很有讲究的。傅叶茂已做了近60年,他不仅承袭了祖辈的技艺,还访师结友,博取众家之长,成为河上板龙制作的代表性传人,是河上龙灯胜会这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人物。现在因为凿花工艺后继乏人,傅叶茂也年事已高,已频临失传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