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瑰宝——龙船歌(市级)(三明市)
2018-10-23 15:19
三明龙船歌是三明市区原住民在传统端午节期间用三明市区本地方言在划龙船时演唱的民歌。其特色鲜明、内容丰富、保存完整、群众喜爱,是融节庆、民俗、体育、民歌、娱乐为一体的群众喜闻乐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三明远古文明的活化石,是名符其实的千古绝唱。是三明精神文明的一脉源头活水,是三明人的共同精神文化财富,是三明人的自豪和骄傲!
龙船歌史书有记载,据文献资料,我国古代南方各地在划龙船时多有唱龙船歌,唐代诗人储光羲《端午节诗》写道:“落日吹萧管,清池发棹歌。船争先后渡,岸击来去波。”诗中悼歌就是龙船歌。福州地区古代流行的龙船歌《乐游曲》传说还是闽王王审知媳妇金凤所作。台湾传唱最多的《十二月歌》和《唆罗连》就是从福建传过去的,“五月初五是扒龙船啊,扒龙船啊,唆罗连啊,啰,阿里唆啰连……”
但据我多年考查,目前无论是屈原故里泪罗江,还是江南水乡、苏杭运河、福建闽江,还是南洋新加坡等地的龙船赛中已没有唱龙船歌的,最近在海南举行的中华龙舟赛中也没有听到唱龙船歌的。龙船赛中选手只埋头划船,不抬头唱歌。而在三明,端午节前后,三元、梅列大街小巷就飘荡着三明本地话演唱的龙船歌,有的青年男女在龙船上唱,有的老人小孩在岸上唱,不少老人陆地行舟,板凳当船,人坐椅上,鼓放架上,唢呐声声,堂鼓阵阵,男人高声唱,女人轻声和:“后门杉树是几千哟年哟嗬,嘿朗格请得个鲁班是来做哟船,嗬,做得哟船来是水上哟跑哟嗬,嘿朗格划船弟子哟保安哟康,行行嘿唉少年的船,少年庆节哟划龙哟船,嗬呀嗬……
龙船歌的歌词每句七言,四句为一节,歌唱时每句都有停顿或过渡性虚词,最典型的句式是在唱每一段的第四句之前有一句“嘿郎哥”的过渡语,一船人在划船时由鼓手指挥,先领唱一句,定词定调,之后全船的人合唱,有时船上还配有唢呐和笛子。歌声古朴、欢快流畅、节拍分明、曲调铿锵、奋发昂扬。
三明龙船歌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活泼,三明龙船歌里唱的最多的是历史故事和传说,“苏妲己乱朝廷,一害君来二害臣。纣王无道贪酒色,比干丞相是忠心。”“一条黄龙对黑龙,也有商鞅对苏秦,苏秦落在商鞅手,冤报冤来仇报仇。通俗生动的语言,朗朗上口的歌唱,把许多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都编了进去,唱了出来,龙船歌成了三明原住民口口相传的历史教科书。在这些历史传说和故事中,创作者和歌唱者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加入了自己的观点和爱憎,年年传唱,潜移默化,起到了道德教化和品格养成的作用。
三明原住民龙船歌,在历代才子和划船汉子共同创作下,形成了鲜明的风格和旋律,歌唱英雄,申明正义,仁义礼智,诚信孝悌,劝人为善,弘扬正气,通俗易懂,好唱记记,男喜女爱,老少咸宜,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成为三明原住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奇珍瑰宝。
近年来,三明龙船歌得到热爱三明文化和热心三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士的关注,三元区的邓衍燮、林正棠和梅列区的罗锦桢先生等都收集整理出版了二百多首三明龙船歌,三明学院音乐系教授王本谦先生还改编排演了《三明龙船歌》,并在省里获奖,三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会编辑出版了《三明市区龙船文化拾萃》一书,去年三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三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会联合举办了“三明市区《龙船歌》研讨会,”许多专家学者在会上发言,三元、梅列两支龙船队在会场上表演了《龙船歌》,堂鼓咚咚、锁呐声声、歌声嘹亮、台上高声唱,台下齐声和,气氛极其热烈。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四套《远方的家》系列节目《江河万里行》节目组已到三明拍摄《三明龙船歌》,我们相信随着节目在央视播出,这个独具特色精彩生动的《三明龙船歌》将唱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