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糕印是用来制作龟粿、月饼、寿桃、米糕等的模具,制作这种模具的工艺即为龟糕印手工雕刻技艺。闽南自古以来就有崇龟的习俗, 人们用龟糕敬神、祝寿、辟邪等,从而形成龟糕印制作技艺。龟糕印雕刻包含了图腾雕刻、文字雕刻、形态雕刻等工艺,其艺术灵魂就是刀工。现在的龟糕印结合了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逐渐变成具有吉祥寓意并富有收藏价值的精美工艺品。在厦门,潘家龟糕印手工雕刻技艺,已历经五代人传承百余年。

  

  厦门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龟糕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潘海员先生。

  

  公元一九六一年,一场疾病,让潘海员落下残疾;

  公元一九六四年,爷爷用小糖珠诱潘海员学艺,耳濡目染熏陶他;

  公元一九七九年,父亲与潘海员兄弟俩谈手艺传承。弟弟择业,海员承之;

  公元一九八六年,父亲用百元现钞奖励激发潘海员学艺;

  公元一九八八年,潘海员第一件作品问世。

  公元二0一二年,佰路人过小店,聊儿时过春节看妈妈做龟糕情景,鼓励潘海员去申请非遗;

  公元二O一三年,小店改造,潘海员将爷爷父亲留下的56块龟糕印送朋友处。数月后,海员赴台交流,在一私人博物馆看到满屋龟糕印时方如梦初醒,急电朋友。晚矣,都当柴火烧了,只剩一方。悔青、痛心数载;

  公元二O一三年,潘海员做为潘家第五个传人获厦门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龟糕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现代电脑雕刻技术手段的冲击,让海员陷入困惑,也在思考着传承与发展的新路径。   

  

  祖籍福建安溪的潘海员,在创作之余,也会抿上两口铁观音,闻着茶香,满满的情怀,也很闲适而惬意。  

  在厦门最繁华的中山路边上一小巷深处,一家仅七八平方的小作坊,潘海员坚守了近四十年,默默创作着。采访中,我问潘海员,可曾想放弃过。海员苦笑着,“想过。这活太枯燥了,一天到晚对着不会说话的木头雕刻,没有人跟你聊天,而且雕刻的时候需要十分专注,每一刀每一划都需要十分精细,一不小心就很容易毁了一件作品”。“但你每完成一件作品那心情……?”海员爽朗笑了,“是,很有成就感。祖上的手艺到我这一辈,不能丢”。“我一向不用电动工具来操作,一是我父亲的教导,一定不能用‘电’来操作,二是我自己认为用‘电动’刻出来的图案,没有手工雕出来的那么有灵性,有韵味。”

  

  入夜,喧嚣一天的小巷归于平静。南轿巷57-2那泛着灯光的小屋,主人潘海员还在伏案雕琢着龟糕印。

  

  全神贯注地雕刻着他为此执念一生的艺术,一块外形普通的樟木,在潘师傅的精雕细刻下,逐渐流动出精致的模样,满屋生香。

  

  每一刀,每一槽,潘海员都要倾心倾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就为方方龟糕印。

  

  每件作品诞生的那一刻是潘海员最愉悦的。   

  “龟文化”在闽南地区由来已久,逢年天公生、上元节、闽南各大小民俗节日,供桌上均少不了龟糕。以龟祭祖、祭神,象征着吉祥如意。龟印就是它的模具,把捏好的糯米包上馅料,往龟印上一扣压,一个布满花纹的“龟”就成形了。过去的年代,闽南人即便远渡重洋,身边也要带一把龟印,让漂泊的乡愁有一个寄托。潘海员说,红龟粿在闽南有着很厚重的民俗寓意,一个红龟印有四面,正面刻龟,反面刻寿桃,都是福禄长寿的象征;侧面分别刻鱼和吉钱连串,寓意着“年年有余”和“钱进我家”。

  

  龟糕,是闽南大小祭祖、祭神供桌上不可或缺的供品。

  

  在厦门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山路上,人群熙攘的局口街街头矗立着一座红色的“龟之戏”雕塑,雕塑就取材自潘家传承百年的家族技艺——雕刻龟糕印。  

  龟糕印工艺流程

  

  选料。从楠木或者樟木上锯下尺寸相当的木头。

  

  刨光。

  

  画稿。画出图案或者文字的轮廓。

  

  雕刻。  

  如今,这个百年手艺也面临着传承囧境。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让手艺人在欣喜之余也有着隐忧。龟糕印的功能也从百姓的生活实用工具演变为民间收藏品,工艺品。但对龟糕印的这份情结,潘海员不忍看着他失传。媒体戏称“最后的龟糕印雕刻师”,让海员很不是滋味。现在,潘海员每周都要到厦门市对外图书交流中心讲课,传授龟糕印雕刻技艺,希望能寻觅到好苗子,传承这门技艺。海员的儿子也愿意接手这门手艺,让海员挺欣慰。

  

  潘海员学艺后的第一件作品

  

  父辈仅存的几件作品之一。

  

  部分龟糕印作品。

  

  部分月饼、糕饼印模具作品。

  

  雕刻工具  

  1960年生人的潘海员,是不幸的,残疾伴着他一生:但海员是幸运的,顽强的性格,执着的毅力,成就了潘海员这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民间艺术家,是目前福建省仅存的唯一一位龟糕印(又名龟粿印)手工雕刻师。

  

  与厦门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龟糕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潘海员先生在龟糕印工作坊合影。


上一篇:【传统技艺】滕派蝶画技艺(厦门市)(市级)

下一篇:【传统美术】同安农民画(厦门市)(市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