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1970年,朵普·次嘎出生在藏东昌都位于崇山峻岭之中的昌都县柴维乡多雄村,如今隶属昌都市卡若区。

柴维,素来被称为藏族铜雕技艺之乡。这里有一半以上的人家都在从事铜佛锻铸造像技艺。而次嘎的家族正是具有400多年历史的工艺世家朵普仓。索朗班典、索朗多杰、噶玛塔青等多位出生在朵普仓家族的工艺匠人,至今还被当地及周边区域的人们所津津乐道。现在,朵普仓家族仍传承延续着金属锻铸造手艺。

在家族熏陶下,年幼的次嘎随父亲学习藏语文知识。12岁时,次嘎违背父亲的心愿坚持学艺,拜唐卡世家、康勉萨竹巴家族的工匠为师。从小表现出些许慧根,又与竹巴家族世代沾亲的少年次嘎,颇受师傅竹巴·江央南迦的喜欢,在竹巴家族一待就是七个年头。

在老师傅毫无保留的言传身教下,次嘎开始慢慢学习唐卡绘画、调色和制作家具等技艺。在几年后,次嘎就慢慢接触到了铜佛造像技艺。从最初的敲工到一些简单的雕技;从在裁剪的铜皮上打线,敲打出一个最简单的莲花座;再到锻出形状,焊接上色,雕刻花纹,次嘎一步步地细心领会这些最基本的制作铜佛工序及工艺流程。

20岁前的次嘎已可以承接一些佛像的锻敲任务,掌握的技术远远超出一起学习的其他学徒们。从锻敲佛像的莲花底座、焊接,再到锻敲铜佛造像上半身、下半身,再到慢慢地开始做些佛像饰物。偶尔,次嘎也能涉猎造像的脸部。这是一个造像师手艺达到最好时才可以触及的部位。

2016年9月2日至20日,“传承匠心·至臻瑰宝”西藏一级造像师朵普·次嘎金属造像艺术个人展在西藏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展出朵普·次嘎历时4年领衔打造的拉萨大昭寺金质镶宝大威德金刚立体坛城整体构建为主的1000余件精美锻造的艺术作品。专家们纷纷评价称赞:该坛城是迄今为止我区现存各类坛城中含金量最高、用料最考究、工艺最精湛的一件传世佳作。

2012年,次嘎创立西藏夹布日手工铜像艺术有限公司,公司先后获得西藏自治区藏族金属锻铸造技艺传习基地、西藏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西藏大学艺术学院美术专业实践基地等称号。至今,次嘎先后共培养了50多名金属锻铸造手工艺传承人。

W020180111385778552111.jpg

W020180111385778828059.jpg


上一篇:【传统美术】唐卡勉萨画派(西藏自治区)(国家级)传承人:罗布斯达

下一篇:【传统美术】唐卡安多强巴画派(西藏自治区)(区级)传承人:边巴次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