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藏纸制作工艺(西藏自治区)传承人:次仁多吉
2018-09-12 10:50
次仁多吉生在尼木,长在尼木,这座位于雅鲁藏布江边的小县城以盛产藏香驰名,更是尼木藏纸的重要产地。次仁多吉老人制作了一辈子的尼木藏纸,位列西藏传统三大藏纸之一。
次仁多吉出身于尼木县当地一个藏纸世家,父亲造纸,祖父造纸,世世代代都以制造藏纸为生。次仁多吉从12岁起便跟随父亲学习藏纸工艺,如今已从事藏纸传统手工艺足足有50个年头。凝望着展厅满墙色彩斑斓的藏纸工艺品,次仁多吉摩挲着长满老年斑的手掌在展厅内不住地徘徊,展厅内的纸浆池氤氲不清地映出他面部粗犷的轮廓,眉眼里都沁出笑意,声音里浸满了回顾往事的痕迹。次仁多吉会说的汉语寥寥无几,一旁展厅内的藏族姑娘们便纷纷迎上来充当翻译,听懂次仁多吉想要表达的意思后,姑娘们乐得抱作一团:“他说他12岁开始学习藏纸的时候,还没有纸浆池高撒(‘撒’为藏语表示感叹的语气词)”。
次仁多吉说,在尼木县,从事藏纸工艺的曾有16户人家,后来因为原材料短缺、销路不畅等多方面的原因,逐渐就只剩下了他们一家。到了上世纪90年代,国家开始抢救这些濒危的民族手工业技艺,次仁多吉亲眼目睹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藏纸的抢救工作中来,心中颇受感悟。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一天,来自拉萨市彩泉民族手工业研究中心的企业家强巴遵珠踏入了次仁多吉的家门,向他描述了抢救藏纸工艺的重要性,并且极力邀请次仁多吉前往拉萨,与来自朗县、定日县及昌都等地的8位藏纸民间艺人一同交流授课,为藏纸技艺传承献力。可以为藏纸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绵力,次仁多吉内心充斥着狂热与喜悦,几乎是没有思索地便允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