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梁秀江,男, 1950年8月出生于贵州省兴义市巴结镇田寨村布依族农家,初中文化程度。
  梁秀江自幼学习八音演奏技艺,后拜布依老艺人罗老卜为师。梁秀江从事八音队的伴奏,操牛骨胡、勒尤、竹笛并能演唱,还可根据八音曲调进行编曲、套曲并填词,主要曲目有《八音贺喜》、《敬酒歌》、《共产党是水,老百姓是鱼》等。老艺人传承的曲目有《琵琶记》、《看山穿》、《穆桂英》、《武显王闹花灯》等。
  梁秀江说:“我的技艺为祖祖辈辈世代传承,我在拜师前,从1959年开始跟父辈梁德超学,而梁德超又是从祖父梁小盖那里学习技艺的,我们的技艺是家族传承。但因需要深层次的继承,所以又拜罗老卜为师。”
  梁秀江从事八音工作后,多次进县城参加调演并获奖,这给了他很大的鼓励。在他的影响下,巴结片区的者磨村、新寨村、者安村、梅家湾等八音演出队先后成立,他们走村串寨,演出不断,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梁秀江在农村立房、办酒、祝寿和过年时,带八音去祝贺演出。由于语言通俗,曲调优美,唱的内容又符合不同的需要,所以一唱就是十天半月,当地布依人民争相观看。梁秀江还创作排练了八音曲目《老百姓是鱼,共产党是水》,比喻鱼儿离开水不能生存的道理,唱的人有劲,听的人喜欢,在排练时让大家都不肯休息,一直要排好为止,让梁秀江非常感动。正因为这样,使得巴结八音在群众中广为传承。1991年5月,巴结民族文化站建立,梁秀江任站长,在这期间,他加强了巴结八音队的领导。更激发了梁秀江发展本民族文化的热情,他把这支20余人的表演队伍团结得紧紧的,并排演了《敬酒歌》、《共产党是布依族的大救星》、《迎客调》等一批颇有质量的节目。
  巴结依山面水,民族风情浓郁,布依族人民热情好客。巴结流传一个顺口溜:“走近巴结乡,先听八音昂。欲知八音底,得问梁秀江。”梁秀江带领的八音队伍走出了大山,八音这一古老的艺术由此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慕名前来的观光者络绎不绝。每当有游客提出要观看他们的表演时,梁秀江和他的表演队就会欣然应允,表演一场别开生面的《布依婚俗》:由接亲时的送喜粑、打亲、画花脸到送亲时的背新娘至新郎家拜堂、跨马鞍、跳转场舞直至吃喜酒等一系列婚礼程序,游客们如同真正参加婚礼一样热闹。文艺队还在“新郎”家摆上酒席,请客人坐首席,由“新郎”、“新娘”给客人唱敬酒歌,请客人喝喜酒,还给客人散发喜果……梁秀江说:“那时我们每年要接待国内外游客几百人,观看过婚俗表演的客人,往往赞不绝口,个个眉开眼笑,都会为优美的八音演奏和独特的民族风情所倾倒。”
  获得许多荣誉的巴结八音队队长梁秀江并不满足,为了队伍的发展,他从自己的演出收入中拿出了近万元资金制作服装、道具、乐器,将自己多年劳动换来的钱,无私地拿出来作为八音队的活动资金。他还腾出自家的房子作为八音队的排练室。他的妻子李亚丽也很支持他的事业,她既是八音队的骨干,又是他的贤内助,帮他将后勤打理得扎扎实实。梁秀江有了好后勤,他把心思放在培养人才上。他对后生晚辈们从唱、说开始,练基本功,并教他们走布依族表演的“三角步”、“抖步”、“踩八卦”等基本步子,一招一式反复示范,直到完全练会为止。他还经常到市文化馆、州民族歌舞团邀请老师到巴结进行歌唱、乐理辅导,使巴结八音队的演出水平不断提高。为了让本民族技艺发扬光大,让队员们的表演更具有专业水准,他还拿出不少资金选送4名队员到省艺校进修,他的女儿欧阳开燕也曾到四川旅游学院民俗服饰进修班培训过,成为八音得力的继承人。
  这些年来,梁秀江培训传授的弟子就有几十名,他的弟子韦安枕说:“师父是一个对本民族文艺非常热爱的人,他多才多艺,培训弟子很严格。他教我们的时候非常认真,每一个手位、把位都认真示范。记得我刚刚学拉牛骨胡的时候,手指僵硬,握琴的姿势很难看,他就一遍一遍地纠正,我还是领悟不到,于是他就模仿我的姿势让我自己看,又多次示范正确的姿势,我终于豁然明白了。”
  1991年9月,梁秀江率领的八音队应邀赴北京参加首届中华民族文化博览会,八音《布依婚俗》优美的演唱,震惊了中外观众,并获组委会颁发的特别展示奖。2000年参加全州民族文艺调演获二等奖,并获选送参加安龙“荷花节”闭幕式演出。2005年8月参加黄果树旅游节开幕式演出,同年10月参加“多彩贵州风巡演”,长达42天。

上一篇:【上海·传统音乐】江南丝竹(国家级)传承人:周皓

下一篇:【浙江·传统戏剧】婺剧(国家级)传承人:郑兰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