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剧】南平南词戏(南平市)(省级)
2018-09-06 09:28

流行于南平、邵武、建瓯、建阳、沙县、将乐等市县,由南词坐唱发展而来。南词源于明末清初江苏苏州一带的“滩簧”,相传于清乾、嘉年间开始向外传播,约于清道光年间由一位苏州商人带到福建。建国后,文艺工作者将它与闽北的民间艺术相结合而成为富有特色的地方民间戏曲剧种。南平南词戏的音乐唱腔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俗称“八韵南词”,即正板唱八句,一句一个韵,然后根据剧情内容的需要,组合成各种不同的曲调。此外还有单弦、双弦、别弦、别调以及民歌小调等,也保留了一些昆曲常用的曲牌。南词戏的传统剧目有《白兔记》、《昭君出塞》、《白蛇传》、《秋江》、《僧尼会》、《拜月》、《借衣劝友》、《井台会》等。
2005年,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