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建瓯高炉光饼制作技艺(南平市)(省级)
2018-09-05 16:55
建瓯光饼,为建瓯当地特色小吃。传统的建瓯光饼大致为一寸多见圆一块的烤制面饼,当中戳有一个洞,可用细绳穿串成挂环状,方便提拎携带。根据史志典籍记载,这是明代戚继光抗倭部队随身携带的行军干粮,人们为了纪念戚继光,便称其为光饼。
建瓯光饼以房村“旺弟”光饼为代表。上乘的光饼出炉时,讲究“金面、银边、铁底、棉花心”。饼丕烤熟后,面向炭火的那一面(即表面)向外微凸,饱满润滑,呈古铜色,称为“金面”;贴于炉壁的那一面(即底面)则平展、脆硬而不焦,称为“铁底”;表面和底面之间的外圈呈灰白色,称为“银边”;内层则松软如海绵,称为“棉花心”。一块好的光饼,饼面金黄、色泽均匀而无焦痕,饼边色白,饼底看似硬挺,咬之松脆,满口留香。
2017年,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