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根雕制作技艺(临沂市)(市级)
2018-09-04 14:49
2011年交口根雕制作技艺被评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今天,让我们走进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交口根雕制作技艺
交口县位于山西省西部,吕梁山脉中断山麓,双池河上游,处于吕梁市最南端,是太原盆地沟通晋西南地区的重要通道,山林覆盖占全县总面积的60%,因此,独特丰富的山林资源给根雕艺术的产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根雕艺术在交口县具有鲜明的特色,悠久的历史、广泛的地域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是本地区文化创造的典型性、代表性,在群众中世代传承、活态存在。它是利用大自然能在泥土里那些不引人注目的、被抛弃或者准备烧掉的各种乔木、灌木,如被虫子蛀过的根并形成的美的图案,从石缝中长出的根、长期被河水冲刷的根和木,或是树瘿等,奇形怪状,千姿百态的根才,善于利用根的枝、须、窟窿、节疤、纹理和色泽等各种自然形态,借以表达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及各种人物或动物的艺术形象,这种形象一旦被作者创作出来,便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品,绝无重样。这种根的自然形态美和人工造型美的“奇”“巧”结合过程,充分表现了“根的艺术”的创作规律,制作一个完整的根雕作品,需要经过选材、构思、剪裁、造型、雕琢、打磨抛光、配座、上漆烫蜡等八个步骤,这样一个艺术作品才能理想地制作出来。
根的艺术,由于使用不同于其他造型艺术的材料、工具和技法,因此产生了其他造型艺术所不能替代的艺术效果。很少有人注意到大自然能在泥土里创造出美来。那些不引人注目的、被抛弃或者准备烧掉的各种乔木、灌木、竹藤、废根,竟然和地面上的景物一样,具有自然美的形态,蕴藏着生命的内在活力。它们一旦被艺术家发现,便被赋予“似是而非”、“似像非像”的艺术想象力,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人们通常所说的树根或竹根艺术品。根艺家们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就叫做根的艺术,它是发现自然美而又显示创造性加工的造型艺术,可以说是三分人工,七分天成。
根艺是一种天趣,古人利用根的天然形态,采取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创造出来的根艺作品惟妙惟肖,生动自然,这种艺术创作不完全是人工所致,而是“天人合一”、“与天同创”的艺术,具有一种天然的情趣。
根的艺术特点,就是要充分体现出根的自然美,并发现根上自然生成却蕴含深刻表现力的形象。大自然中的根形形色色,像奇石一样四处可寻,如被虫子蛀过的根,从石缝中长出的根,长期被河水冲刷的根或木,或是树瘿等,奇形怪状,千姿百态,都蕴藏着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根艺创作,不光靠雕刻技法来塑造形象,而是靠善于利用根的枝、须、窟窿、节疤、纹理和色泽等各种自然形态,借以表达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动物形象,这种形象一旦被作者创作出来,便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品,绝无重样。
制作一个完整的根雕作品,需要经过选材、构思、剪裁、造型、雕琢、打磨、配座、上漆烫蜡等八个步骤,才能呈现出一个理想的根雕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