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640.webp (1).jpg

洛桑多吉,于1956年出生于拉萨市达孜县,年少时便对藏医药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6岁开始学习藏文化基础知识,天资聪颖,对植物花草很是喜欢,听老辈人说有些植物花草能够为人治病,洛桑多吉在他们的指点下,小小年纪便能认得好几味药材了,对它们治什么病也能说出个大概。

洛桑多吉经历传奇,做过赤脚医生,当过药剂师,撰写过藏医药学专著,他一心一意爱藏医药,为此默默付出,并最终收获了个人的荣誉和生活的美满。

1970年,达孜县准备培养一批赤脚医生,26岁的洛桑多吉于是参与其中学习西医,“那个时候针灸很热门,我又学习了些中医的常用诊断治疗方法。”回顾往事,洛桑多吉显得略有些怅惘。4年的课业学习为洛桑多吉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毕业后洛桑多吉即担任乡级赤脚医生。

在学习西医的同时,洛桑多吉拜著名的老藏医为师,学习认识和采集药材以及藏药的配制和使用。1975年,洛桑多吉被选为继续深造,就读于拉萨市卫生学校藏医班,“藏医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那个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的医疗条件,做不了B超,做不了X光,有的只是老祖宗千百年留传下来的宝贝。藏医学讲究脉诊、尿诊,小孩子抱来让我看,哪里疼他们也说不出来,这个时候就看耳朵,耳朵能代替他们喊疼。还有些病人家属把尿端过来,老藏医瞧一瞧就能诊断的八九不离十。”

2.jpg

又是4年的学习,期间实践远比理论课业多,这为洛桑多吉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最终,品学兼优的洛桑多吉在藏医班毕业后分配到自治区藏医院,跟随西藏自治区藏医院藏药厂第一任老厂长、药王山药剂大师土登格桑学习药剂,此后洛桑多吉便专心从事藏医院藏药厂的药剂工作,每日苦心钻研藏药的配制和炮制名贵藏药的技术,特别是发掘和继承制造甘露精华之王“坐台”的炼丹绝秘技艺。

藏医第一个申请专利的技术叫做“坐台”,并获得了“药用水银粉”的专利授权,而洛桑多吉同时也是这项专利技术的传承人。“ ‘坐台’是藏医两千年前的技术,后来一代代发展下来,两百多年前藏医界把这个操作规程定下来沿用到现在。我们这个年代既要继承前世的一些操作规程,又要发展。大家都知道水银毒性很大,是一个很可怕的毒药。它如果要变成药要经过很多很多的工序,要加很多的材料才能改变水银的毒性,最后这样做成了最好的药。”洛桑多吉解释道。

640.webp.jpg

1987年,洛桑多吉担任西藏自治区藏医院藏药厂副厂长,主管药剂师。2004年,洛桑多吉担任西藏自治区藏医院藏药厂书记、药剂师副主任。“什么时候被评为自治区藏医药传承人的,我已经记不清了,再荣升为国家级的,我就更记不清了。我所想的只把每一味药剂配好,把每一个病人看好,把每一天的生活过好。能够将藏医学继续开枝散叶传承下去,多为那些身患疾病的老百姓们培养几个优秀的继承人,解决大家的困扰,我便足以自豪地面对我那件穿了一辈子的白大褂了。”

洛桑多吉用为藏医药事业发展和继承奠定了厚实的基础,亦为保护和传承藏医药,特别是藏药七十味珍珠丸配伍技艺采取了多种措施:

第一、注重原料药材加工炮制传承人的培养。

第二,加强藏药新剂型的研究和炮制,在自治区藏医院临床上使用后,得到了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好评。

第三,重视保护成果的理论化,先后编写了《坐台炼治秘诀》、《传统藏药加工炮制实践库》、《甘露藏药使用指南》、《常用藏药采集手册》、《源远流长的藏医药理论》等论著,受到了诸多专家和同仁的好评和称赞。

第四,鼓励科研单位进行野生变家种、研究濒危药材的迁地保护,通过人工繁殖和规模栽培,以及濒危品种代用品的研究。

藏药的每个加工步骤各有特点,掌握好这些才能做到传承和发扬。和西药相比,藏药的副作用小,重在预防,治疗方面也颇有成效。

洛桑多吉对藏医药感情很深,一心一意爱藏医药,但他却没有想过让子女承袭父业,他说:“西藏藏医很药很少家族传承,我的孩子对藏医药没有极大的兴趣,还是让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业吧!”洛桑多吉没有将子女培养为藏医药人才的意象。他多年行医与钻研藏医药所获得的专业知识,教给了西藏自治区藏药厂的20多个医学院毕业的学生,他们中有学藏医药专业的,还有先学西医药、中医药,后学藏药的,他们具备了基础的藏医药知识,并有了自己合适的岗位。洛桑多吉教他们藏医药制作的实际操作,在他的教授和指点下,他们已经能在工作中熟稔地参与藏医药制作的流程了。洛桑多吉对藏医药的传承充满了感情,他说:“能为藏医药献上自己的绵薄心力他很骄傲,国家重视他,将他放在这么重要的岗位上,是他的荣耀。”

上一篇:【传统舞蹈】严志强(漳州市)(国家级)传承人:严志强

下一篇:【传统技艺】福州漆箸制作工艺(福州市)(省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