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汉族,泉州市鲤城区人,1947年2月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传统竹编工艺第一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州传统竹编工艺历史悠久,宋代已很精美。1954年由李硕卿所创的“改良竹编”成为独特的泉州竹编,在国内外有极大的影响。


泉州传统竹编工艺是纯手工工艺,技法精湛,颇具泉州地方特色。凌文彬是泉州传统竹编工艺的第六代传人,1963至1966年期间,师从何淑莲学习泉州竹编工艺。在熟练掌握基本工艺后,凌文彬虽历经曲折,但坚持从事竹编制作和生产工作至今。多年来,凌文彬潜心研究传统制作工艺,在造型、编织及设色方面皆造诣颇深且有所创新。由其制作的竹编造型直观,编织技法多样、流畅,设色稳重、耐看且重古调,精品繁多。凌文彬尤为注重竹编工艺的精品化,为泉州竹编工艺的传承作出一定贡献。其成功创造的“狮子”“香薰”“龟盒”“鸽樽”“鸡盒”“孔雀瓶”等代表作品先后分别荣获第三届和第四届福建省“争艳杯”大赛铜奖和优秀奖、第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展出获银奖。

此外,凌文彬还致力于泉州竹编工艺的研究工作并已获成果,由其撰写的《泉州“改良竹编”向何处去》等学术文章皆被入编出版,并获世界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国际优秀论文奖”等奖项,颇受专家和同行认可与好评,对泉州竹编工艺的传承与弘扬起到一定作用。凌文彬也因此被授予“福建民间文艺家”的称号。



上一篇:【传统戏剧】南平南词戏(南平市)(省级)传承人:杨剑岚

下一篇:【曲艺】答嘴鼓(厦门市)(国家级)传承人:林恒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