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汉族,福州市鼓楼区人,1947年11月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福州评话第二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州评话是一种以福州方言讲述故事并有徒歌体唱调的说唱艺术,流行于福州方言区,其源可追溯至唐宋俗讲、唱经,以韵散结合、说表与吟诵相间的风格著称,道具以独有的击节间奏乐器单片铙钹为特色,行艺方式保留俗讲、唱经的仪式特征,表演内容除了历史演义、武侠公案等大书题材外,还包括烟粉、灵怪、传奇以及士马金革、发迹变泰等小书题材。


曾宝燕先学伬唱,16岁开始跟随梁宝铨学习评话,又接受黄仲梅(科题仔)弟子唐彰文、评话“三老”之一吴乐天等艺术家的指导,最后拜入毛钦铭老师门下,受老师启发、教导,掌握评话高台讲、唱、演,以及书目的改编、创作。曾宝燕学过伬唱和闽剧舞台表演,有舞台表演根基,对各种人物、各种场景都有研究,又兼学评话陈派、科题派各家优长,讲演书目时自然大方,唱腔流畅,表情丰富,善于临台掌握人物心理和情绪,刻画人物入木三分。曾宝燕还擅长改编创作评话书目,从艺几十年,所讲演书目多是自编自演,她改编了《五虎平西》《小五义》《续小五义》《审孝子》等作品,创作了长篇评话本《万花楼演义》《朱元璋故事》《三娇院》《八美楼》《绿牡丹》,短篇评话本《浪子回头》(评话伬本)《王公判》《打知县》等,其作品参加福建省曲艺家协会举办的评话伬艺擂台赛获“金钹奖”。

曾宝燕的作品《万花楼》《三娇院》《审孝子》《草包中状元》《芦虾记》《浪子回头》《真假皇太后》《晏海三进福州城》等都被录制成录音带广泛传播。在演出创作之余,她还带徒传艺,向学生陈娟、黄敏鸿、毛丽娜等传授评话讲演技艺和创作技巧。



上一篇:【传统技艺】东山金木雕技艺(漳州市)(省级)传承人:许庆石

下一篇:【传统技艺】将乐民间龙池古砚制作工艺(三明市)(省级)传承人:张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