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汉族,福州市仓山区人,1946年5月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第二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州脱胎漆器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浓郁地方特色的艺术珍品,其质地坚固轻巧,造型别致,装饰技法丰富多样,色彩明丽和谐,极具艺术魅力,与北京的景泰蓝、江西的景德镇瓷器并称“中国传统工艺三宝”。


郑修钤1967年从福州工艺美术学校毕业后,进入福州第一脱胎漆器厂工作,得到李芝卿等多位漆艺家的指导,1980至1981年到四川美术学院进修,进一步提高漆艺水平,继承了福州传统漆艺,在髹漆、彩绘、镶嵌、针刻、仿古铜、青铜、薄料、描金、雕填、漆面处理等技艺上精益求精。其作品图案设计新颖,色彩协调大方,“三角脱瓶”、“双口脱瓶”等作品展现了他在漆器造型、装饰和漆画技艺方面的创新与发展。2003年担任漆艺漆画指导老师,培养造就了100多位漆艺人才。郑修钤多次参加中外漆艺交流,并出版画册发表论文,为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郑修钤的作品多次获奖。漆画《憩》和《布达拉宫》、漆器《鹤翔三角脱瓶》获国家级奖项,漆画《渔舟唱晚》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珍品”。漆器《凤鸣针刻立盘》和漆画《春·夏·秋·冬》长期陈列于人民大会堂,《针刻脱三角瓶》等多件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等收藏。



上一篇:【传统戏剧】屏南杖头木偶戏(宁德市)(省级)传承人:张正芳

下一篇:【曲艺】讲古(厦门市)(国家级)传承人:盛富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