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木活字印刷术(南平市)(省级)传承人:邱盛衍
2018-09-03 16:10
汉族,南平市光泽县人,1945年9月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活字印刷术(宁化、光泽)第三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早在北宋仁宗时期(1041-1048),传说中的毕昇就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在中国传统的活字印刷工艺中,木活字印刷较之泥活字和铜、锡、铅等金属活字,在制作上是较为简便、容易的一种活字印刷。
《梦溪笔谈》中所介绍的活字模是用泥雕烧陶而成的,而在光泽县寨里镇,民间艺人邱盛衍,至今仍保留了自雕的木活字模印刷书籍的技艺。光泽县木雕活字印刷技术仍沿用了《梦溪笔谈》中所描述的活字制造方法,仍具有实用价值。邱盛衍师从活字印刷传人周子斌,拜师学艺期间,主要学习捡字,熟悉字的偏旁部首、排版、跟着师傅学习印刷,雕刻所缺用字,掌握整套工序后开始独立制作。他擅长字模雕刻、排版、印刷、装订等,主要印制家族的家谱和寺庙用的竹签等。已给本县境内修纂家族族谱20多场,近500卷。并将出自清代的活字印刷木字模、木画板及印刷工具收藏到县博物馆。 2010年,“木雕活字印刷”被列入南平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0年12月,木活字印刷术在第三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参展,现场展示木雕活字印刷技术。2011年6月,在第六个“文化遗产日”活动中,展示木雕活字印刷术。传承人邱盛衍已逐步将手工技艺传承其女邱玉环。虽然现代印刷技术有了飞快的进步,但木雕活字印刷仍能够存在下去,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对其进行妥善的保护和继承,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极好的教材,必须加强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