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福鼎白茶制作技艺(宁德市)(国家级)传承人:梅相靖
2018-09-03 15:57
汉族,宁德市福鼎人,1945年6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白茶制作技艺(福鼎白茶制作技艺)第四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福鼎白茶传承古老干燥制法,历经数百年,自成一家,至明代传承众多,因历史沿革关系,无多确切的记载。据调查考究,点头柏柳白茶传承是梅山派,梅山派发衍始于梅氏。
据《梅氏宗谱》分谱的记载,第33世代有梅伯珍者,以种植、制作、经营白茶起家。梅伯珍是福鼎茶业老行家,福建茶商名人,与福建茶业泰斗庄晚芳等共同创办白琳茶厂、点头茶厂、选城茶厂。其长年钻研白茶改制技术。在上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将福鼎白茶推向世界各国,在茶商界有“梅占魁”之尊称。梅相靖系梅伯珍开创的福鼎白茶制作技艺的第三代传承人。梅相靖出生在茶业世家,自小跟从父辈学习制造各茶叶品种,上个世纪60年代初,在点头柏柳村跟随父辈梅毓芳、梅毓厚、梅毓淮等人学习培育白毛茶苗及制作白茶。经过数十年努力的钻研和经营,在柏柳村种植、制作、经营白茶者中,梅相靖已属较有成就者。 福鼎白茶制作技艺是一项技术性强的工艺流程,在数十年的种植和制作白茶的过程中,梅相靖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程序和方法标准,建构了自己种植和制作的完整体系。栽培技术和采摘方面,采肥壮单芽,有一芽一、二叶、一芽二、三叶。采摘要求适时、分批采,合理留养。而白茶制作关键在于萎凋,它也是白茶初制工艺技术的关键技术环节。梅相靖制茶传承祖辈,体现科学、自然、优质的特点,以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为主,主要程序包括自然萎凋和复式萎凋两种形式,其制茶的工艺程序体现了自然科学的特性。在白茶制作原料上,梅相靖也做出了突出贡献,现在所制白茶大量采用梅相靖栽培的茶树良种福鼎大白、福鼎大毫。百多年来,福鼎白茶起起落落,白茶制作技艺传承也断断续续,经过多年的培养传续,梅相靖已将梅氏一家的制茶技术传至本族子孙梅传斌、梅传浩、梅传永、梅传笔等人手中,梅山派因此也有了众多第四代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