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剧】高甲戏(厦门市)(国家级)传承人:洪东溪
2018-09-03 15:53
汉族,厦门市思明区人,1945年4月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高甲戏第一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高甲戏发源于闽南民间阵头宋江阵,明末清初衍化为宋江戏,与四平戏、竹马戏融合生发,并广泛吸收梨园戏、木偶戏、京剧、闽剧等剧种的表演与剧目,粗犷大气,古朴生动,流行于泉州等闽南方言区并传播至东南亚一带。风格独特、形态丰富的“高甲丑”独树一帜,《连升三级》等丑行剧目堪称当代喜剧经典。
洪东溪于1957年入厦门同安高甲剧团演员训练班学艺,师承高甲戏艺师洪火木、陈天德,工文武小生,以《许仙说谢》中的许仙、《陈三五娘》中的陈三、《破洪州》中的杨宗保开蒙,扎实继承高甲戏文武小生的表演技艺与传统剧目。1960年,洪东溪加入厦门同安高甲剧团,1966年调入厦门市金莲升高甲剧团,传承了《岳云》《双枪陆文龙》《穆桂英招亲》等众多传统武戏,以及大量“征东”、“征西”之类延续高甲戏“大气戏”传统的连台本戏。从艺50余年,洪东溪塑造了许多文武小生形象,并以步法细腻、身段优雅出彩,尤精于对高甲生行文武兼用、行走必备、形体如提线木偶的特色科步“生仔走”。在连本戏《陈三五娘》中,洪东溪饰陈三,该剧被录制拍摄成戏剧艺术片,由其本人导演的《春草闯堂》《凤冠梦》等剧目也先后录制成电视艺术片,曾赴菲律宾、台湾、金门、香港等地交流演出。 洪东溪坚守剧种传统,表演、导演、教传了众多传统剧目,曾获福建省戏剧会演演员奖、省戏剧会演荣誉导演奖、中国“映山红”民间戏剧节导演一等奖等,并曾获省文化厅荣誉表彰,传授学生“生仔走”获省中青年演员比赛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