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汉族,泉州市惠安县人,1945年2月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惠安南派布袋戏第二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安南派布袋戏是泉腔南派布袋戏的分支和重要流派之一,源于宋元南戏,明清时期兴盛行于闽南泉州地区。其行当体制包括生、旦、净、丑,音乐唱腔以泉州方言行腔,表演细腻,动作丰富传神,木偶头雕刻形神兼备,具有明显地方文化色彩。


邱荣川自小跟随父亲邱启宗和叔父邱启明学习布袋戏表演基本功,1978年进入惠安县掌中木偶戏剧团,师从吴焕成、叶清泉等名师。他基本功扎实,表演细腻逼真,动作准确传神,尤其擅演武戏,熟练掌握了武戏单打、双打、三人打、四人打等各种表演套路。其表演的交杯、斟酒、举笔提印、翻身跳墙、拔剑射箭、马战脱衣等高难动作尤为精彩,获得业内艺人与戏剧专家所肯定。1982年,他重整惠安新玉兴布袋戏剧团,并担任团长。他继承发扬父辈的传统木偶戏表演技艺,同时又大胆创新,根据剧情的需要自制新的木偶道具,并将杂技等艺术元素融入到布袋戏的表演之中,练就了一套木偶杂技表演技术。主要演出传承剧目有《八家王子》《岳飞考武状元》《王三秀》、《李渊回太原》《金庭玉进京》《三探金山寺》《打擂招亲》《张超告状》等。

邱荣川在长达40多年艺术实践中,演出足迹遍及闽南城乡各地,参加省市县各级演出比赛与两岸文化交流活动。1990年在泉州市第二届国际木偶节演出《岳飞考武状元》,受到国际木偶同仁和观众的好评,被政府主管部门评为先进剧团。他教授子女布袋戏表演技艺,又打破传统清规,招收外姓人进团学艺。如今他的弟子已熟练掌握了南派布袋戏各种表演技巧,成为剧团的台柱,也是惠安县布袋木偶戏主要传承力量之一。



上一篇:【传统技艺】福州老天华乐器制作技艺(福州市)(省级)传承人:王道辉

下一篇:【传统音乐】茶亭十番音乐(福州市)(国家级)传承人:王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