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德化瓷烧制技艺(泉州市)(国家级)传承人:杨剑民
2018-09-03 15:03
汉族,泉州市德化县人,1945年11月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德化瓷烧制技艺第二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德化窑是我国古代南方著名瓷窑,因窑址位于福建省德化县而得名,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技艺独特,初以烧制日用器皿为主,后发展有瓷雕等产品,尤以明代的“象牙白”瓷著称,享誉国内外,至今传承未断。
杨剑民从厦门工艺美术学院陶瓷专业毕业后,于1965年分配在德化瓷厂试制组工作,师从许文安学习德化瓷制作技艺。在名师的指导下,熟练地掌握日用瓷、艺术陈设瓷、瓷塑的制作技艺,特别致力于钻研和掌握德化瓷的捏塑、浮雕的传统核心技艺。为进一步提升并创新技艺,杨剑民自1974年进入浙江美术学院进修,师从于跃中教授。 杨剑民对德化瓷的传统技艺掌握较为全面,在作品中经常混合运用浮雕、刻花、捏塑等德化瓷的传统技艺,以线条造型的特质发挥、体现得较为充分,工艺美与材质美结合较为完善。为寻求构思、构图、动态、环境气氛营造方面的突破,杨剑民不断采用特殊的烧制工艺,寻求技艺创新。在40余年的陶瓷艺术创作实践中,烧制有鲜明德化特色的一批作品,作品曾获得全国轻工产品金奖、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银奖等多种奖项。其作品《渡海观音》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铜奖,并于2000年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杨剑民学思并重,在实践中注意将经验转化为理论,并撰写论文《德化瓷塑观音的文化底蕴》发表于中国工艺美术特刊。1987年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其“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1992年国务院批准杨剑民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3年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授予其“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称号。杨剑民在拓宽福建白瓷发展的新领域和发掘、应用德化传统技艺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对德化陶瓷烧制技艺传承创新事业起到了积极作用。他曾应聘为德化县职业中专、陶瓷职业技术学院兼职教师,热心传授技艺,指导年轻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