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剧】莆仙戏(莆田市)(国家级)传承人:许秀莺
2018-09-03 14:32
汉族,莆田市仙游县人,1944年4月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莆仙戏第二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莆仙戏有“宋元南戏活化石” 之称,流行于莆田、仙游及周边兴化方言区,现存8000多个传统抄本,其中一批是宋元南戏剧目。莆仙戏吸收南戏诸腔,结合民间乐舞杂戏等,逐渐形成兴化腔,唱腔婉转细腻,表演古朴优雅,有“蹀步”、“伡肩”等独特科介。
许秀莺1956年考进艺校,师从名旦林文水及其高徒陈金兰,得严格传授的角色有《访友》中祝英台、《活捉三郎》中的阎惜姣、《刘智远》中的李三娘、《千里送》中的京娘、《敬德画像》中的黑洞云、《目连救母》中的观音等。她在80多部戏中饰主角,因为所饰角色众多而被称为“唱遍大题三百六”,其中传统戏有《梁祝》《春草闯堂》《白兔记》《穆桂英》等,现代戏有《江姐》《杜鹃山》《遗珠记》等。许秀莺是莆仙戏四大名旦之一,擅长旦行的“蹀步”、闺门旦的扇法如“乌云盖顶”、“鸳鸯戏水”等极具特色的科步与技艺,将手、肩、头、身等各种动作连贯紧密地配合;她的演唱具有浓郁的地方韵味,又能吸收融合现代歌曲的特点,形成自己的风格。1960年参加演出的《团圆之后》晋京演出;1979年在晋京演出获演出一等奖的《春草闯堂》中饰春草,坐轿一场的表演为专家与观众所赞赏,许秀莺也被评为省青年优秀演员,以上两剧均拍为戏曲电影。曾获福建省“武夷之春”唱腔比赛一等奖,在新编戏《遗珠记》《魂断鳌头》等剧饰女主角,均获福建省戏剧会演演员奖,被省文化厅授予“从事文化工作30年贡献奖”。2007年、2008年她参与“抢救和保护莆仙戏传统艺术工程”,在《千里送》《咬胶打猎》等剧中担任主要角色,录制的音像资料由相关研究部门收藏。 许秀莺传带的优秀学生有“梅花奖”获奖演员王少媛,以及获省级奖项的傅丽云、王琦琛等。她2000年至今任福建省艺校莆田分校旦角行当的传承指导老师,共培养两届学员40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