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汉族,莆田市荔城区人,1944年12月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莆仙戏第二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莆仙戏有“宋元南戏活化石” 之称,流行于莆田、仙游及周边兴化方言区,现存8000多个传统抄本,其中一批是宋元南戏剧目。莆仙戏吸收南戏诸腔,结合民间乐舞杂戏等,逐渐形成兴化腔,唱腔婉转细腻,表演古朴优雅,有“蹀步”、“伡肩”等独特科介。


祁玉卿1957年进入莆田县戏曲学校学习,直接师承莆仙戏一代宗师黄文狄,专攻正生,在《百花亭》《高继祖》《郑文豹》《苏友仁》等传统剧目中饰主角。毕业后进入专业剧团,在《靖边记》《孟丽君》《双玉蝉》《亮眼哥》等几十个剧目中任主角。她的表演深得黄文狄真传,擅演文生,兼演武生,表演潇洒儒雅,传统韵味极浓,被公认为黄文狄的嫡传弟子,是莆仙戏独树一帜的著名坤生。1957年还是学生的祁玉卿在传统折子戏《访友》《胭脂铺》中分别饰梁山伯、郭华,参加省青少年会演获好评;1959年在《百花亭》中饰江陆云,被选拔参加全省青年演员会演;1982年参加全省唱腔比赛获二等奖;2007年至2008年,祁玉卿参与“抢救和保护莆仙戏传统艺术工程”,在《吊丧》《胭脂铺》《李彦贵担枷》等剧目中饰主角,录制的音像资料由相关研究机构收藏。

除了本行当外,祁玉卿还精通其他行当的表演。20世纪80年代前后,她开始带徒传艺,学生中传承黄文狄生行艺术的有柳国伟、康斌、翁振航、祁高杰等。1981任莆田县戏曲学校副校长,培养了一批莆仙戏演员。退休后,她自筹经费先后创办私立新星艺校、东坡艺校和生卿艺校,传授莆仙戏表演艺术,共培养学生百余人,其中翁振航、康斌等人获省级演员奖。



上一篇:【传统戏剧】莆仙戏(莆田市)(国家级))传承人:郑清和

下一篇:【传统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泉州市)(国家级)传承人:王福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