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剧】邵武三角戏(南平市)(省级)传承人:虞东生
2018-09-03 14:06
汉族,南平市邵武人,1944年11月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邵武三角戏第一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三角戏是闽、赣交界武夷山脉一带的采茶歌舞与民歌小调融合而成的民间小戏。起源于江西,约于明清间传入福建。流行于闽北的邵武、光泽、建宁、泰宁等地。剧目大都取材农村家庭纠葛、男女爱情、悲欢离合的故事,唱词通俗易懂,表演时载歌载舞,朴实自然,优美抒情,保留着民间原始艺术的纯朴性。
1960年虞东生进入邵武县三角戏剧团,师从罗雪官、付子卿、周老三等艺人学戏,工生角。后任宣传队队长、共青团宣教委员。文革后期,邵武三角戏专业剧团解散,虞东生转入业余剧团,1985年担任团长。虞东生掌握三角戏生行唱腔和表演技艺,精通鼓板、主胡等多种乐器,能同时演奏大锣、小锣、大鼓、单皮鼓、小叫锣、板、笛子、唢呐、京胡、板胡等8种乐器。传承全本剧目20多个,折子戏40多种,以及100多个唱腔曲牌与唢呐曲。几十年来,除了常年带剧团下乡演出外,虞东生还多次参加全国、省市戏曲会演等活动。其中,《雇长工》参加中央七套“生活”栏目演播;《沿山红路》《双喜临门》等参加省戏剧汇演;《小巷人家》参加省业余戏剧团汇演;《看相》《七仙女闹结扎》参加南平市汇演。
为培养三角戏传承人,1992年虞东生在芹田村组织三角戏培训班,培养青年演员赵有华等;1993年在鹤林坪村组织业余三角戏剧团,培养演员肖爱香等;1994年在一都村组织业余三角戏剧团,培养学员邱华英等。2006年,虞东生被邵武市委宣传部、市文体局聘请为农村文化协管员。为收集、整理三角戏剧目和音乐曲谱,他曾组织剧团演出传统三角戏共15本,作为资料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