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剧】闽西汉剧((龙岩市)(国家级)传承人:吴通裕
2018-08-27 16:06
汉族,龙岩市新罗区人,1938年8月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闽西汉剧第三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闽西汉剧是清中叶湖南祁阳的楚南戏(今称祁剧)传入闽西后吸收当地方言、民间戏曲、民间音乐等艺术养分逐步衍化而成的地方剧种。流行于以龙岩为中心的闽西各县、市以及闽中、闽南部分县市,影响遍及台湾、赣南、东南亚等地。传统剧目总数有836个,既保留楚南戏皮黄声腔的风貌,又具有闽西特色的唱腔及表演艺术。
吴通裕出生于三代汉剧艺术世家,10岁进入永定“小雅堂”汉剧木偶班学艺,习唱老生和丑,兼学打击乐。1957年到永定华侨汉剧团任演员,师从汉剧艺人罗恒报、陈坤福,工丑行,1962年任主要演员。1972年调入龙岩汉剧团。1977年曾去武汉跟王三爱学习文丑表演,1993年转入闽西戏剧研究所。传承文丑行唱腔和表演技艺。所扮丑角诙谐大方,丑而不腻,在唱、念、做上,力求角色个性。特别是丑行在行腔中花腔多变,跳跃性大,富有特色。代表性剧目有《鬼恋》《兰继子》《花灯案》《柜中缘》《俏俏嫂》《桃花吟》《游乡》等。其中,1980年获全省戏曲唱腔比赛二等奖,《鬼恋》获全省现代戏会演演员奖;1997年冬参加闽西汉剧现代戏《俏俏嫂》晋京展演,扮演剧中刘因来,受到佳评。2001年《柜中缘》获福建省水仙花比赛演员表演二等奖;2002年现代戏《桃花吟》获省22届戏剧会演演员奖。 2005年至今,吴通裕被返聘到市汉剧团任辅导老师;2009年正式将文丑行传授于邱启涛、赖建明两位年青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