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汉族,厦门市思明区人,1938年7月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童谣(闽南童谣)第一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闽南童谣多系闽南百姓根据儿童的理解能力、心理特点,用闽南方言、俗语,按照平仄节奏和押韵所创作的儿童歌谣,因而富有音乐美。主要流行于闽南、台湾和东南亚华人华侨居住地。


早在20世纪20年代,闽南童谣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就已展开,到80年代,闽南各县市文化馆进一步推进。周长楫作为闽南童谣代表性传承人,继承前人收集成果,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整理和研究闽南童谣。周长楫认为闽南话是闽南文化及闽南童谣的基础,为此,20多年来他孜孜不倦地进行整理和编辑,先后出版《普通话闽南方言词典》《厦门方言词典》《闽南方言大词典》等著作。在此基础上,周长楫继续加强对闽南童谣的收集与研究,又编著出《答嘴古艺术》《厦门方言熟语歌谣选》等,并参与编著《新加坡闽南话俗语歌谣选》等著作,受到国内外有关学者和读者的好评。

多年来,周长楫还致力于闽南童谣的传承与推广工作,出任闽南童谣培训班教师,培养后继人才,壮大传唱队伍,利用在新加坡讲学的机会,向当地华人华侨传授闽南童谣,扩大闽南童谣的传唱范围和影响。2004年以来,周长楫一直担任厦门卫视《闽南通》趣味闽南话专栏节目的主讲老师,定期向观众讲授闽南童谣,已累计讲述百余个闽南俗语故事,为传承与弘扬闽南童谣作出积极贡献。



上一篇:【传统美术】永春纸织画(泉州市)传承人:周文虎

下一篇:【传统戏剧】闽西汉剧((龙岩市)(国家级)传承人:吴通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