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福州“米家船”裱褙技艺(福州市)(省级)传承人:林文光
2018-08-27 15:30
汉族,福州市鼓楼区人,1937年7月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福州“米家船”裱褙技艺第二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裱褙,即“装裱”。 装裱不仅保存书画,对受到严重破损的书画,也有起死回生的作用,所以装裱工人有“画郎中”的名称。
清同治年间(1865年)“米家船”创始人林金师在福州南后街29号(现为32号)开创裱褙店,因其工艺精湛,成为南后街众多裱褙店中的佼佼者。清末著名书法家何振岱为其店提名为“米家船”,从此,“米家船”名闻遐尔,代代相传。 裱褙工艺手工操作,工艺细腻,需经过拓、载方正、配色、备料、起线、上料、封边、复裱、定型、修边、打蜡、装轴等13道手工工序。拆裱破损、霉、黄、旧字画,是“米家船”的一大特点,也要经过十几道工序。第三代传人林文光,原毕业于福州大学机械学,在上海一家大型工厂担任副总工程师,从上海调回福州,操拾起祖业,继承“米家船”裱褙技艺。在长达三十多年的历史中,林文光坚持“优质、信誉”两个原则,精心选料,十三道工序一丝不苟。经过“米家船”裱褙的字画具有平整不变形,虫不吃的特点,得到“荣宝斋”师傅的赞赏。揭裱过无数名人旧字画,受到顾客好评称赞。一些日本、台湾、香港、马来西亚的字画商人也先后慕名而来。由于裱褙质量优胜,在福州裱褙界负有盛名,有“北有荣宝斋,南有米家船”之说。 林文光自1988年继承祖业,一方面遵循祖训“人在店在”,手艺学好、学精;另一方面,积极培养传人,曾先后多次派出第四代传承人林宇到北京、上海等文化古都,拜访裱褙名家,学习最新的技术,不断充实提高“米家船”的裱褙技艺水平。2001年9月全国名牌委员会授于米家船裱褙“中华百年老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