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汉族,宁德市屏南县人,1936年2月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第四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是宋代汴水虹桥建造技艺的继承与发展,由捆绑式发展成榫卯式,不用只钉片铁,是中国彩虹桥建造工艺的杰出代表。


屏南木拱廊桥因形似彩虹,又称彩虹桥和虹梁式木构廊屋桥,又因墙上建有桥屋,俗称“厝桥”。屏南木拱廊桥建造技艺是屏南民间一项传统建造技术,传承900多年不流失,并在传承过程中不断创新和发展。与原虹桥建造技术相比,屏南木拱廊桥有了长足进步,其桥梁结构更完善、更符合力学原理,并加盖廊屋,增加了廊桥功能,形成独特的闽东传统工艺特色,承载着闽东独特的建筑公益文化特质,有着极其宝贵的传统工艺价值。屏南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第七代代表性传承人黄春财,16岁就随父学艺,1954年与其大伯、父亲重建被洪水冲毁的屏南县万安桥,1956年掌握了木拱廊桥营造技艺核心技术,主造上乾桥,手绘桥梁结构图,成为廊桥工匠的后起之秀,2005年主建棠口际头金造桥,2006年主建长66米、二墩三孔的白水洋双龙桥。


近年来,黄春财忧心于木拱廊桥建造市场的不断萎缩和技艺传承人数量的锐减,两次参加“全国木拱廊桥学术研讨会”,并不忘家族传承,培养两个儿子继承事业。



上一篇:【传统技艺】泉州锡雕技艺(泉州市)(省级)传承人:杨峰岩

下一篇:【民俗】田公元帅信俗(福州市)(省级)传承人:郭美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