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汉族,漳州市芗城区人,1932年8月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漳州南词第二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漳州南词是采用古代官话行腔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清道光年间从江西传入,流传于闽南漳州及台湾地区。其主要使用扬琴、北琵琶、北三弦、北月琴、二胡、笙、笛、浪帐、金刚腿等乐器,演奏的曲调雍容典雅,极富宫廷逸韵,至今尚存百来首原汁原味的古调曲目。


蔡锦波是漳州南词第六代传承人,掌握工尺谱的唱法,对许多工尺谱记载的曲牌,现仍能较完整地演唱。他擅长演奏传统曲目《天官赐福》《张仙送子》《赐连环》《秋江》《陈姑赶船》《乌龙院》《四季相思》,以及十全腔器乐曲《梅鹊争春》《文词》《玉美人》《一条经》等。

1953年蔡锦波师从漳州南词艺人颜荣谐,学习南词十全腔、曲谱、工尺谱曲牌,善拉高胡、二胡、六角弦等乐器。从艺50多年来,他在南词古乐队中担任主要乐器演奏员,积极参加各种演出与交流活动,为抢救漳州南词这一古老雅乐,扩大其社会影响力而尽心尽力。他1955年随颜荣谐师傅到厦门鼓浪屿录音灌片,发行海外;1964年参加漳州市举办的文艺汇演,并在同年随师傅到漳州广播站录音,录制了南词十全腔《文词》《水底鱼》。2002年参加漳州市器乐大赛;2004年参加福建省首届(漳州)社区文化节获团体铜奖。2005年演奏《天官赐福》及乐器合奏,与台湾十全腔圣乐团进行文化交流。

为避免漳州南词文化遗产失传,2001年蔡锦波等重新组建了“霞东钧社”,并开始进行南词演奏排练;2003年正式成立漳州市艺术馆南词古乐队,由艺术馆专业人员参与排练及指导,同时吸收多名漳州艺术学校学生,由老艺人传授演唱及演奏技巧,摆脱漳州南词后继乏人的困境。目前,南词古乐队共有30多人,都是业余南词爱好者。



上一篇:【传统戏剧】四平戏(宁德市)(国家级)传承人:陈玉光

下一篇:【传统音乐】南音(泉州市)(省级)传承人:陈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