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剧】四平戏(宁德市)(国家级)传承人:陈玉光
2018-08-25 16:57
汉族,宁德市屏南县人,1932年4月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四平戏第二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四平戏是明代“稍变弋阳”的四平腔流传福建而形成的地方剧种。流行于闽北政和、建瓯,闽东的蕉城、屏南、寿宁、福安、古田、福州,以及闽南的漳浦、长泰等地区。它以高亢、激越的唱腔风格,粗犷古朴的动作塑造人物与表现情景,保存了包括《荆釵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琵琶记》等南戏、传奇剧目和高腔剧种的表演特色。
陈玉光是龙潭四平戏第十二代传承人,为龙潭四平戏剧团吹弹乐师。他能演奏各种四平戏乐器,尤其擅长唢呐吹奏。其演奏的唢呐技巧娴熟,音质优美,戏路熟悉,伴奏配戏丝丝入扣,深得戏理。陈玉光从小热爱戏剧,15岁开始学艺,拜四坪村潘华曲为师吹唢呐。1958年入赘龙潭村后,师从陈官瓦学戏,并随陈孝金学习唢呐、笛子、二胡等乐器演奏,迄今从事剧团演奏已有50多年,深受屏南各乡镇观众的好评。2006年他参加“全国四平戏学术研讨会”汇报演出;2007年参加福建“海峡西岸文化论坛”专场演出,并赴北京参加由国家文化部主办的“第二个文化遗产日”开幕式专场演出,得到戏剧界专家学者及各新闻媒体的好评。 1959年起,陈玉光担任龙潭四平戏剧团团长,他积极配合陈官瓦、陈官企师傅整理四平戏剧本,搜集保存各种资料,为研究四平戏提供了大量难得的第一手资料。2002年,屏南县委宣传部成立地方戏研究办公室后,他努力做好各方面工作,使龙潭四平戏剧团得到恢复演出。为了更好地传承四平戏吹奏艺术,他培养了陈大并、谢承钟等一批青年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