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剧】屏南乱弹戏(宁德市)(省级)传承人:苏正顷
2018-08-25 16:36
汉族,宁德市屏南县人,1930年2月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屏南乱弹戏第二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屏南乱弹戏,清中叶由浙江传入。其道白、唱腔均用官话,音乐以梆子腔为主,由乱弹腔、闽东北民间音乐和徽昆、皮黄及南词等剧种音乐融合而成。乱弹戏传统剧目多而杂,以历史戏、宫廷戏、武戏居多,主要流行于闽北和闽东的古田、屏南、福安等地。
苏正顷出生于屏南寿山乡寿山村,屏南最早乱弹班社“三省福” 就是该村的苏兆岁聘请闽浙赣三省名演员创办的。至苏正顷一辈,已是第五代艺人。他于1947年参加苏享萃、苏享傍创办的“群英剧团”,边学艺边演出。建国后参加屏南县寿山乱弹戏业余剧团至今。屏南业余剧团的“戏角”多是同村同族的农民子弟组成,农闲演出农忙耕种。 苏正顷工丑、老旦行,表演、唱腔古朴传统,善于将地方方言俗语、地方掌故等地方因素入戏,使演出效果呈现生动性。他参与了《节孝图》《五代同堂》《大长春》《分水钗》《莲花庵》《对珠环》等剧目演出,并多次参加县文艺汇演。近年来,他还参与《对珠还》《五代同堂》《大长春》《牡丹亭》等多本戏的编导工作,其中《双合缘》参加2006年全国四平腔学术研讨会乱弹戏专场演出,广受赞誉。 苏正顷20岁开始带徒,1950到1970年间培养了杨书英、阮传书、吴荣顶等多名弟子。1990年他传承技艺给孙子。2007年随着 “屏南乱弹戏培训基地”的成立,他与苏子明、苏享洽等老艺人一起培训了70多名8至14岁的中小学学生,其中22人已能参加各种演出,为乱弹戏的保护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