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汉族,漳州市漳浦县人,1930年10月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靖竹马戏第一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马戏流行于福建漳浦、龙海、东山、云霄沿海一带,由民间歌舞“竹马”发展起来,因表演者身扎竹枝为马而得名。竹马戏是在当地民间歌谣、小调、南曲等说唱技艺基础上,吸收融合了闽南木偶戏、梨园戏的一些音乐唱腔和表演程式逐渐形成。演出时由四个旦角扮演春、夏、秋、冬四个角色,骑着竹马出场,边舞弄边唱曲,其伴奏乐器以琵琶、洞箫、横笛为主,艺术特点是演员少,节目短,剧目多为反映民间生活的小戏,化妆、道具简单朴素。


何孝智作为解放后第一批竹马戏传承人,向老前辈林金泉、林旺寿、林与治、林顺天、林文良等学习竹马戏。代表性剧目有《跑四美》、《唐二别妻》等。何孝智拥有丰富的芗剧表演经验,将一些芗剧的表演艺术特点注入竹马戏的表演中,又能够保持竹马戏最核心的特质,形成自己程式繁复、风趣诙谐的独特风格。

何孝智参与编排竹马戏剧目,在做好演员的同时又身兼导演。他导演的竹马戏生动活泼,特色鲜明,为广大老百姓所喜爱,为竹马戏新剧目的编排作出重要贡献。何孝智倾力培养竹马戏的接班人,带出了一批优秀学生,为竹马戏的传承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何孝智于1957年参加全市戏曲演出比赛,1958年赴省城参加现代戏汇演,1989年赴省城参加建国40周年演出。



上一篇:【传统戏剧】高甲戏(泉州市)(国家级)传承人:李龙抛

下一篇:【传统美术】梧塘黄氏纸扎(莆田市)(省级)传承人:黄金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