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汉族,山西省沁县人,1926年9月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窑建盏烧制技艺第二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建窑,我国名窑之一,亦称“建安窑”、“乌泥窑”,分布在南平建阳水吉窑、南平茶洋窑、武夷山遇林亭窑,三处窑址统称建窑系。以烧黑釉瓷闻名于世。


闽北建窑为中国宋代八大名窑之一,所产建盏被称为国宝。文献记载:建盏生产创烧于晚唐五代时期,兴盛于两宋,元代中后期趋于衰落,明代停烧。为恢复和挖掘我国宋代建窑传统文化,传承人栗金旺全身心投入建盏的技艺研究中,1991年,创办了福建南平星辰天目陶瓷研究所,组织研制出失传800多年系列“建盏”制品。银兔毫、油滴、木叶、虹彩天目盏这四项制品经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检测分析和鉴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栗金旺长期从事建盏制作工艺的恢复和研究工作,具有丰富的研究和管理经验,使建盏系列产品得以传承与保护。星辰天目陶瓷研究所使一代瑰宝建盏系列产品——曜变、虹彩、油滴、油滴木叶、兔毫(金、银)、鹧鸪斑、铁锈斑、金彩文字、灰被、柿天目等建盏再现于世。其中“仿宋建窑兔毫天目盏”、“仿宋建窑油滴天目盏”和“油滴天目龙虎茶具”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1992以来,栗金旺参加中国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讨论会,发表《虹彩天目建盏分相釉瓷的研究》、《大型御用建盏》等论文;1995年“仿宋天目建盏研究”省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主要获得者;1997年,“曜变”的研制,经福建省科委正式立项;1999年《陶瓷技术创新项目系列》获建国50年福建省科教成就展优秀项目。栗金旺重视培养传承人和技艺专业人才,使建窑建盏文化走向产业化。传承给女儿栗云,尤其对外甥女孙莉,研讨传承“曜变”制作等制品配制和成型烧成技艺,提出了“坚持科研,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加快发展”的原则,对加强古窑址的保护,继续发掘传统文化,以及对科研所发展等落实解决有关问题倾注了大量心思,为恢复宋代闽北建盏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



上一篇:【民间文学】福州诗钟(福州市)(省级)传承人:郭道鉴

下一篇:【传统戏剧】南靖竹马戏(漳州市)(省级)传承人:林如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