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汉族,泉州市泉港区人,1926年3月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北管第四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州北管又称“小调”、“曲仔”,是江淮民间音乐传至泉港,并与闽南和莆仙音乐相融合而形成的闽南丝竹乐乐种,颇具泉港地方特色,常于民间庆典活动中演奏。


庄能宗是泉州北管在山腰锦塔村的第四代传人。他于1936年开始从师学习北管演唱及打击配乐的演奏技艺,经过数十年的勤学苦练,在北管演唱方面造诣颇深。其演唱声音宏亮、富有激情且刚中带柔,能巧妙地将京剧和莆仙音乐的唱法相融合,并善于运用某些特殊音进行滑音处理;而在咬字方面,庄能宗能灵活利用某些特殊的“声母”和“韵母”进行间隔发音,从而使歌声更为柔婉秀丽。此外,庄能宗还熟练掌握了曲目前奏、乐句及乐段终止时的打击乐伴奏技巧,为北管演奏增添生气。在锤炼技艺的同时,庄能宗还积极投入到北管乐曲的抢救性发掘和整编工作,共汇编了200余首北管乐曲,且部分乐曲已被收入《中国民间音乐集成(福建卷)》,对泉州北管的保存、建档与传播起到一定作用。

庄能宗参加工作后,便一直致力于泉州北管音乐的授艺工作,先后参与组建山腰北管乐团,举办北管培训班,并投入到山腰中心小学和泉港庄重文实验小学北管培训基地的教授工作中,至今已培养了一大批后继人才。近30年来,庄能宗曾多次组织带队参加了20余场不同级别的文化交流比赛活动,皆担任主唱,并先后荣获福建省第二届“武夷之春“音乐会优秀节目奖和泉州“海丝”文化节一等奖等赞誉,为泉州北管的传承与弘扬做出了一定贡献。



上一篇:【民间音乐】泉州北管(泉州市)(国家级)传承人:庄明加

下一篇:【民间音乐】新罗静板音乐(龙岩市)(省级)传承人:黄则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