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音乐】泉州北管(泉州市)(国家级)传承人:庄明加
2018-08-25 14:17
汉族,泉州市泉港区人,1926年12月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北管第三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州北管又称“小调”、“曲仔”,是江淮民间音乐传至泉港,并与闽南和莆仙音乐相融合而形成的闽南丝竹乐乐种,颇具泉港地方特色,常于民间庆典活动中演奏。
泉州北管按唱奏风格可分为南北两派,其中南派以今泉港区山腰街道等地为代表,其演唱所用方言较偏重于闽南语腔。庄明加是山腰埭港村的第四代北管传人。1938年开始师从本村北管老艺人学习泉州北管传统乐器的演奏技艺,经过八年的苦练与研磨,庄明加终悟泉州北管主弦京胡的演奏精髓。其京胡(又称“头手弦”)演奏善于运用“支声复调”,精通短弓和一弓一音的演奏技巧,且擅长于以“变微、变宫”的手法对主要骨干音进行润饰、变奏。此外,庄明加在北管特色乐器三弦的演奏技艺方面亦造诣颇深。其演奏风格别具一格,既保留了江淮民歌的明朗与幽雅,又加入了闽南及莆仙音乐的柔婉秀丽,乐声遒劲、朴实,颇具个性。 在精心提升演奏技艺的同时,庄明加还积极投入到泉州北管音乐的抢救性保护工作中,致力于后继人才的培养工作,先后在锦祥社区、泉港实小、山腰文化活动中心等北管培训基地授教,培育了包括庄进森、庄绍建、庄学川等在内的传人;并主动协助北管乐曲的搜集、汇编工作。此外,其早年开始便多次参加了泉州北管的交流活动和比赛,由其领奏的《绣春光》《采桑》《采莲》等北管曲目分别荣获了福建省第二届“武夷之春”音乐会优秀节目奖和泉州市首届民间歌吹漫步邀请赛一等奖,为泉州北管的保存、传承与弘扬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