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音乐】诗词吟诵(福州市)(省级)传承人:陈侣白
2018-08-25 14:15
汉族,福州市鼓楼区人,1925年11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诗词吟诵第二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诗词吟诵是一种介于朗诵和歌唱之间的音乐形式,能使传统诗词的声律美和意境美更为完整地展现。
福州传统诗词吟诵调历史悠久,根基深厚,主要分布于福州语系区,其流派众多但互有长短。陈侣白自幼受母亲薛念娟影响,开始接触诗词吟诵,并随母师从何振岱学习诗词吟诵调。陈侣白兼具文学和音乐才华,熟练掌握了诗词吟诵技巧。随后他博福州各流派吟诵调之所长,以曲调优美为标准,在不同诗词句式的曲调方面择善而从,形成自身风格。其中词和七言诗的吟诵调分别师承何振岱和史镐,而四言、五言诗的曲调则是以何振岱“词”的吟诵调为基础改编创新而成。陈侣白的吟诵调旋律优美动听,节奏张弛自如且以“平长仄短”为特色;表演感情充沛,功力深厚,技艺圆熟。其主要代表作品包括《被遗忘的南国梦》《梦幻树》《虎门悲欢》等。 在锤炼吟诵技艺和深化研究的基础上,陈侣白亦致力于开设诸多诗词吟诵讲座,以《中国古典诗词吟诵集锦》为教材,讲授并传播诗词吟诵知识与技艺。其授课风格简洁明快、深入浅出,现今已培养出了包括蒯卫华和萧冰在内的诸多后继人才。此外,陈侣白还坚持积极参与诗词集会、作家沙龙以及文艺晚会的诗词吟诵表演,皆深受大众好评与赞赏。为褒奖他对福州地区诗词吟诵的传播、传承与弘扬所起的积极作用,陈侣白先后被授予“传承国粹杰出贡献奖”和“人民功勋艺术家”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