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蓝印花布印染技艺(滨州市)(国家级)传承人:耿延祯
2018-08-18 16:02
耿延祯(1947.1- ) “蓝印花布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滨州市首批“优秀民间艺人”,博兴县博兴镇北关村人,是当地最有名的剪纸艺人,被人们称为民间艺术大师。
耿延祯出身于蓝印花布世家,从事剪纸艺术也有40多年,他的作品大多都体现身边的人和事,农村面貌的变化是源源不绝的创作题材,表现农家好日子的像《年年有余》《春意盎然》等,既诙谐又直观,让老百姓一看就明白。那变形的线条,夸张的神态,渗透着希望和富足。表现祖国繁荣的像《丹凤朝阳》《四季花开》等,让人看了振奋精神。为了让作品富有生机,耿延祯坚持以生活化态度创作,作品中飘着生活的影子。不论是古代的西厢红楼,还是现代的小康人家,作品中的人物和景色,都像流动的场景,给观众留下了无限遐想。耿延祯每年都会创作许多新作品,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的剪纸大展、大赛,获得过两个金奖,一个银奖。其中不乏大型作品:14米长卷《十二生肖图谱》造型似蓝印花布,十二种生肖动物刻画的惟妙惟肖,可爱动人;8米长卷《五十六个民族迎奥运》刻画了五十六个民族载歌载舞迎奥运的场景;《钟馗南山役鬼图》愣是把驱鬼的钟馗刻画成驱使小鬼抬轿巡山,小鬼不再是那种凶神恶煞的样子,反而是扮着鬼脸偷着乐,整幅作品诙谐幽默,生动可爱;为渤海革命纪念园设计的大型剪纸壁画《粮丰林茂 和谐滨州》非常壮观,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滨州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型长卷还有《齐鲁十二圣贤》《十八罗汉图》《西厢记》等,还有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创作的《大会师》。
由于耿延祯对蓝印花布制版技艺已经运用得炉火纯青,因此,自然而然地将大量蓝印花布的元素融入了剪纸作品,同时又大量使用蓝色宣纸来制作作品,既是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又有清新明快、典雅大方的蓝印花布韵味,这在剪纸艺人的作品中是很罕见的,所以非常受专业人士和剪纸艺人的关注、欢迎和好评。
在创作过程中,耿延祯不追求剪什么像什么,借鉴绘画、戏曲、雕刻、泥塑等艺术,大胆运用夸张、拟人等手法,把一幅幅作品剪得妙趣横生。他创作的14米长卷“十二生肖图谱”、8米长卷“56个民族迎奥运”、“水浒英雄”等作品,在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办的“东风颂 中国剪纸艺术大展”上,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剪纸艺术家、剪纸艺人的高度评价,填色剪纸作品“水浒英雄”一举夺得了金奖;在中华文化促进会、浙江省文化厅主办的“第三届‘神州风韵’全国剪纸大赛”上,大型剪纸“西厢记”获得“十大神剪”金奖,这是我市历史上参加的最高级别的民间美术展览,也是获得的最高荣誉。
他积极参与各级展演活动,还培养、辅导了许多爱好剪纸的中小学生。
2009年6月1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了滨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其中就有耿延祯教学生们剪纸的镜头。2009年12月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播出了专题片《剪刀手故事》,对耿延祯的事迹作了详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