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潭腿拳始创于唐末宋初,五代十国时期,后周一员名将奉命征战北海。960年陈桥兵变,得知朝中政变,便带领大部分宋兵,奔到临清,驻扎临清龙潭寺,解兵屯田,自给自足,后周名将自称该寺方丈主持,名曰,昆仑大师,昆仑大师医易相同,创编了适应军旅征战,集体和个人操练的军旅拳术、十路潭腿之法及徒手,器械的单、双套路和徒手、器械的对练,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的门派。

在传承中以龙潭寺之潭字而命名的为潭腿,因该寺座落于临清,便称为临清潭腿。


临清潭腿创立不久,很快就以其独到精湛的腿法誉满天下,赢得了“北腿”的美称。据传,宋太祖赵匡胤曾举行比武大赛,选出十八家最好的拳种,并定为“宋朝十八家”,临清潭腿一举夺得十八家之首,后来,朝廷又在这十八家精选出“六大名门”,有潭腿、串拳、大小洪拳、华拳和少林拳,史称“潭串洪华少”。

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临清潭腿和其他武术门派发生碰撞、交流、融合,形成了少林潭腿、六合潭腿、查拳弹腿、通臂弹腿、精武潭腿等。传承至今的少林十二路潭腿就是临清潭腿和少林罗汉拳互相交流的“结晶”。


上一篇:【体育与杂技】临清肘捶(聊城市)

下一篇:【曲艺】临清时调(聊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