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草柳编技艺(临沂市)(省级)
2018-08-14 16:10
汤河镇座落于临沂市河东区东部,作为“中国木柳工艺之乡”的木柳种植和加工基地,汤河镇木柳栽培和加工历史悠久。明朝永乐年间,前西庄、后西庄等村的村民,就将茅草、玉米皮、柳条等编制成墩子、草鞋、蓑衣,将木柳编织成逢年过节出门串亲戚的箢子、生活用的簸箕,供人们生产和生活使用。
新中国成立后,草柳编产业在该镇得到了蓬勃迅猛的发展,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汤河镇草柳编产品被纳入国家出口计划。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现汤河柳编企业已发展了100余家,有3家企业直接为沃尔玛和宜家专供产品,拥有自营出口权的企业25家,年产值3.9亿元,辐射带动周边5个乡镇,5万余群众致富。
草编、柳编两种制品的生产过程基本一样,大体分为选料、上色、浸泡、编织、熏蒸、凉晒、刷漆等七个环节,全部采用手工制作。柳编工艺的主要技法有平编、纹编、勒编、砌编、缠边五种。产品主要分成生活实用品和艺术装饰品。草编工艺品有果盒、纸篓、果盘、面包盒、花盆套、圆盘、长方盘、吊盘、提篮、壁篮等11种类81种规格。柳编工艺品又有花盆套、面包筐、花篮、果盘、花盘、童篮、提篮、猫窝、鸟窝、鸡蛋篮、壁篮等12类95种规格。
草柳编由于其所使用的原材料都是纯天然的柳条、蒲草、棉布、木材和皮革等,生产过程中没有任何噪音和污染,更由于其特有的自然、时尚、绿色、环保的个性风格,装饰性与实用性并举,所以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畅销于欧美亚等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