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相公庄东临大海,西薄兖邑,南通江淮,北达京津,蔚为繁荣。庄上有客栈,名鲍家店,店主鲍叔牙。一日饭后,叔牙庭外散步,见南来一客,步履维艰。近前,见其人相貌魁梧,随生怜惜之意,便将其接入店中,稍事叙谈才知此人姓管,字仲,名夷吾,颍水之滨(现安微颍上)人氏。因远涉东南,途中遇疾,才至形容狼狈。鲍叔牙每日里细心照顾,精心调养月余。
  这管仲博通故典,淹贯古今,有经天纬地之才、济世匡时之略;叔牙悯世怜才,雍容大度,虚怀若谷,二人遂成莫逆之交。
  一日,管仲忽念及家中老母,意欲回乡,无奈虽病已大愈,但腿疼尚不能远行。叔牙得知,对管仲说:“我二人已亲如兄弟,兄所想之事,我足可了你心愿。”管仲不胜感激,遂拿出身边所余银两,让叔牙作盘缠。叔牙知其家贫,虽推让再三,坚辞不受,并说:“我带些家乡土产,到安徽买卖,可赚些钱作路费。”
  茫茫古道载兄弟情长。这鲍叔牙风餐露宿,急急奔安徽而去,见到管母,行亲子之礼,叙仲之情形,尽亲子孝道,管母非常感激。叔牙居留数日,拜别管母,到繁华之地,销售土产,稀缺商品贩到相公,此行赚了不少金银。管仲在家,主持店面,睦好邻里,一切井然有序。叔牙归来后,兄弟俩情谊更笃。
  待到管仲完全恢复健康,将要辞行。行前之夜,两人促膝相谈至夜,关于金银之事,未能商妥。鲍叔牙因管仲家贫想分些给他,管仲却认为叔牙对己古道热肠,仁至义尽,坚辞不受,因夜深暂时放下这事,叔牙意欲明日别时再说。翌日晨管仲不辞而别,叔牙醒迟,惊醒急追。至庄南唐槐树下相及,二人相见无言。遂在唐槐边高阜上坐下,离悉别绪充斥胸间。良久,叔牙拿出金银说:“贤兄,你母即我母也。这些金银分作三份:一份给你,权作路费;一份给咱母亲,尽我孝道;一份我自己留用。后会之日,我无愧也。贤兄万勿推辞。”仲无奈,两人洒泪而别。
  古唐槐边高阜,后人名之曰分金台。唐槐已无,空留千载悠悠白云。叙说着管鲍之交,悠然不绝。

上一篇:【民间文学】雪野的传说(莱芜市)

下一篇:【民间音乐】李氏唢呐(临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