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雪野陈麯制作工艺(莱芜市)(市级)
2018-08-11 09:39
据东汉成书的《说文解字》中有几个字,都注释为“饼曲”。东汉的《四民月令》中还记载了块曲的制法,这说明在东汉时期,成型的块曲已非常普遍。到北魏时代,如《齐民要术》中的“神曲”是用手团成的,直径2.5寸,厚9分园型块曲,还有一种被称为“笨曲”的则是用1尺见方,厚2寸的木制曲模,用脚踏成的。陈麯是酿造业不可缺少的催化剂,广泛使用于酿酒、酱油、醋、糕点等方面,陈麯的好与坏直接关系着酿造产品的质量。
“雪野陈麯制作工艺”第二代传承人王修教,对酒曲分类比较详细,哪一种麯用于生产哪一类别的酒都有说明。比如:麦曲,主要用于黄酒的酿造;小曲,主要用于黄酒和小曲白酒的酿造;红曲,主要用于红曲酒的酿造(红曲酒是黄酒的一个品种);大曲,用于蒸馏酒的酿造;麸曲,是用纯种霉菌接种以麸皮为原料的培养物。
王家陈麯的制作过程:选上好的小麦,石磨破皮,不能出面,俗称连麸拉子。在一块平整的石板上如和泥般和好,放在木板制成方模子里(模具长30cm、宽20cm、高10cm或长宽30cm、高10cm),用脚踩,最卫生的方法是用砖来砸,砸实后,从模具中取出来放在瓮里发酵。一层麯一层麦帐(草),摆满瓮以后就别管它了。待满月后,麯已生的满身是毛,白毛黑毛非常好看,闻着很香的味道。此时,掀开瓮盖把麯拿出来,不能晒只能晾,晾透晾干后,麯就算制作完成了,随时随取非常方便。
传统小曲生产流程:陈酒药+水+米粉+辣蓼草末→拌料→打实→切块→滚角→接种→入缸保温培养→入匾培养,换匾,并匾→装箩,出箩→晒干。
大曲的生产工艺流程:小麦→润水→堆积→磨碎→加水拌和→装入曲模→踏曲→入制曲室培养→翻曲→堆曲→出曲→入库贮藏→成品曲。
红曲传统制法是:曲种(曲粉+醋)→洗米→蒸饭→摊饭→拌曲→入曲房培养→堆积→平摊→浸曲→堆积→→翻拌 →第一次喷水→第二次喷水→出曲→晒干→成品曲→包装。
第五代传承人王玉霞,已经掌握了陈麯的制作,正在多方拜访专家对项目进行论证,准备规模化生产,留住这项有着二百多年的传统手工技艺的根。现为,莱芜市民间文学研究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