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花能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这是人们对刺绣的形象赞美。刺绣是中国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我国的手工刺绣工艺,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了。据《尚书》载,远在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衣画而裳绣”。虞舜之时,已有刺绣。东周已设官专司其职,有“绣缋共职”的记载。只是作工尚属简单粗糙,战国渐趋工致。至汉已有宫廷刺绣。刺绣工艺开始展露艺术之美。

“莱芜刺绣”是莱芜民间传统美术和手工艺术中独具特色的一朵奇葩。它以各种彩线经过精心细致的图案设计,一针一线绣制而成。刺绣的针法有:齐针、套针、扎针、长短针、打子针、平金、戳沙等几十种,丰富多彩,各有特色。刺绣的类别还有:直绣、盘针、套针、擞和针、抢针、平针、散错针、编绣、施针、辅助针、变体绣等工艺。绣品的用途包括:生活服装,歌舞或戏曲服饰,台布、枕套、靠垫等生活日用品及屏风、壁挂等陈设品。

“莱芜刺绣”工艺在亓云兰家有据可查的即属清末。由祖辈孟吕氏从娘家带来,孟吕氏是大家闺秀,对于刺绣有着深厚的技艺底蕴,她涉猎广泛,擅长花鸟、山水。她的绣品做工精细,针脚下的花卉鸟禽或含苞欲放、或露珠晶莹、或展翅翻飞、栩栩如生,颇有艺术功底。自此,“莱芜刺绣”就在亓云兰家一代一代传承下来。

“莱芜刺绣”第四代传承人亓云兰,自幼就跟随奶奶李维善和母亲孟宪美学女红,两位老人手把手细心的教,亓云兰专心致志认真地学,经过数年的细心揣摩,她掌握了数十种刺绣技艺,并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她对绣制花鸟情有独钟,绣出的绿叶荷花含苞欲放,蜻蜓飞舞,展现了夏天的诗情画意,极具观赏和收藏价值。经过数年不懈的努力,亓云兰绣制了五百余幅花鸟绣品,成为“莱芜刺绣”富有盛名的工艺大师。

2008年12月在莱芜市首届“御鼎杯”农民文化艺术节上,她的刺绣作品获金奖,第二届“御鼎杯”又获银奖。近年来她的刺绣作品多次参赛作品获奖颇多。《莱芜日报》、《鲁中晨刊》、和莱芜电视台“人物故事”栏目都对她的刺绣工艺作了深度报道。2011年8月,她的刺绣作品:“凤凰”捐赠给了莱芜市博物馆,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赞扬和嘉奖。现为:莱芜市民间文学研究学会理事。


上一篇:【民间文学】孝子马约的传说(莱芜市)(市级)

下一篇:【传统美术】莱芜蜡染(莱芜市)(市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