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搬龙王,又叫“抬龙王”,有的地方干脆叫“求雨”。

夏天,赤日炎炎,禾苗考晒的焉着叶子,眼看得秋收无望。旧时,乡民靠天吃饭,没有其他自救的办法。庄稼人迷信,旱了,只有求神祈雨。搬请龙王,就是传统的祈雨方式。据说,黑龙潭里的黑龙王是咱莱芜八里沟村人。

庄稼人搬龙王,谁也乐意去,壮小伙子编好柳枝帽,带上干粮,抬着锣鼓,跟着众人前往黑龙潭(在莱城区大王庄镇境内)。黑龙王神像在黑龙潭龙王庙里。去搬神的人,下午先到龙尾村龙王庙。此去龙潭庙,少说也有六、七里,背神的人预先选好,每人发三尺白布,一炷香,夜间燃香进山。沿着蜿蜒崎岖的羊肠小道,摸进庙门磕个头,不能说话,然后摸着神像,用白布一揽,脊梁对脊梁,背起就走。其实,白天已有人踩好了点,神像的位置也就有了数。再说,请龙王是按顺序,不能三村五庄一起来请,若是乱了顺序,来早的请了神去,来晚的就请不到了。

搬龙王,沿途村庄都知道,洒扫街道,门上插柳枝,戴柳枝帽,摆香案,烧茶水迎神。搬神的庄,预先扎好了“龙棚”,听见锣鼓声,大人孩伢都出来迎神。

抬龙王,大都在中午,最热闹,抬的神主要是太子、太孙,锣鼓咚锵敲在点上,四个人抬一尊辇在街上跑,高潮时“耍辇”。即七、八个壮汉把“辇”举起旋转,连抬的人攀着抬杠也在空中转,看的人不断喝彩,锣鼓敲得震天响,一街筒子人争相观看。不过,人们非常惊心,怕摔坏了人,但年轻庄稼汉子最热这一手。

抬完龙王后,放落龙棚。每天中午,由乡绅几人进行祈雨,老龙王“辇”前放着“祈雨文”,此文传说是清时莱芜知县叶方恒所写,并放一木制“滚卦”,上多楞,写有“即时大雨”、“当日大雨”、“三日大雨”等,祈祷后滚,如有应验,即准备“贺雨”。

下雨了,庄稼人欢天喜地,忙着彩绘神像,漆刷龙辇,杀猪摆供,唱戏庆神。唱戏,最为庄稼人所盼。此时,锄钩已挂,有空看戏,如果雇来好班子,看戏的人山人海,热闹至极,所以庄稼人说:“抬龙王”是旱中取乐。

“送神”也称“封神”,就是把龙王送回龙潭庙中。


上一篇:【民俗】孔子与莱芜葬礼(莱芜市)(市级)

下一篇:【传统美术】铁 艺(莱芜市)(市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