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雪蓑在莱芜的传说(莱芜市)(市级)
2018-08-10 17:26
雪蓑,姓苏明洲,河南杞县人,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7年)流寓山东,与章丘的李开先(戏曲作家)、莱芜的董空壸(明廷腆膳官,高庄镇董家林村人)、青州的衡王关系密切,他还与口镇港里村的刘元翰有一段神奇的友缘。
雪蓑喜欢饮酒书画,善诗文,精医药,长与音律,爱踢球歌舞。每次酒酣,披发啸吟,挥毫疾书,笔走龙蛇,潇洒淋漓,动如急流泻瀑,净似月夜平湖,锷泽不显,妙趣横生,堪称书法一绝。其真迹莱芜珍存有:棋山的“玄之又玄碑”、口镇港里村的“龙”字碑,高庄董空壸的墓碑(碑文写于1558年5月15日),九顶雅鹿山空心楼的“魁”字碑等。给莱芜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他的传奇故事在莱芜妇孺皆知,至今流传不衰。
传说有一天,雪蓑去章丘时,路过港里村,突降大雨,见旁边有一新建的龙王庙,便进去避雨。庙里有一老翁正在用三块石头垫起的火灶烧水。雪蓑问:“老丈,这新修的庙,怎能烟熏火燎?”
老翁头不抬眼不睁地回答说:“自己的住房,可随心所欲,没有什么讲究。”
二人越谈越投机,老翁拿出酒来,两人畅谈对饮。谈吐中,老翁知雪蓑善书,求其赐墨。雪蓑酒至正酣,慷慨应允,在老翁指点的石板上,饱墨挥毫,写下了一个龙飞凤舞的草书大“龙”字,这就是流传至今的“龙字碑”。
雪蓑的足迹遍布莱芜,留下了很多墨宝和传说故事。可惜年代已远,大部分都散失了,只有些许传说故事,还在民间广为流传。其代表故事有:“污胡”、“嫁女”、“祭茶文”等等。
雪蓑的书法作品风格迵异,具有典型的趣味性,知识性和神奇性,对研究明代莱芜人民的生活习俗,人际关系,社会经济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史料参考价值。也对研究莱芜文化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考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