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黄巢的传说(莱芜市)(市级)
2018-08-10 17:22
黄巢起义始于莱芜西北的黄巢崮,终于莱芜西南的狼虎谷。黄巢与莱芜的关联可谓密切。在黄巢崮周围有造甲峪、炉场,崮顶有竖旗杆的石窝;在狼虎谷,有“将军树”、“黄巢落马处”石刻等。
黄巢(820~884年)唐曹州人。出身盐商,积财聚众,尤好收留亡命之徒。唐懿宗以来,因皇室奢侈过度,赋税沉重,加上连年发生水﹑旱灾,遂致民不聊生,盗匪群起。唐僖宗乾符元年(公元874年),王仙芝率盗匪起事,翌年黄巢起兵响应,乾符五年王仙芝败死于湖北,黄巢被推举为冲天大将军,率众攻掠江﹑浙﹑闽﹑粤等地,广明元年(公元880)陷洛阳、长安,僖宗逃奔成都,巢自号为帝,国号大齐。唐以官爵笼络李克用相援,大败黄巢,黄巢兵败瑕丘后逃到狼虎谷(今莱芜西南祥沟村),时值大旱,黄巢见村民争抢雨后河中积水,不忍与民争水,又人困马乏,又饥又渴,禁不住无奈地用刀纂连捅河床三下,不料河床石梁被戳出三个窟窿,泉水汩汨流出,不但解了军民饮水之忧,也使黄巢心头燃起了希望之火。他连杀五狼,从狼口夺回了南泉子,村民感激之极。黄巢命夫人曹月华买米做饭,见村民无米下锅,黄巢亲自在村中槐树(现在的“将军树”)下为饥民发放米粮,村民感激涕零,纷纷表示参加义军。黄巢因之精神振奋,希望之火重新从心头升起。晚,黄巢巡哨归来在槐树下休息,不料外甥林言突然出现,将其刺杀。唐兵的反复剿杀,迫使曹夫人等家眷及部分女将,翻越东山,来到现在渐河村这地方避难。那时此处是原始森林,易于藏觅,看局势稳定后,他们在这里建了一座庵,女眷为了安全,皆削发为尼,暗地里仍舞刀弄棒,养精蓄锐,励志图强,以图东山再起。终因不慎泄密,被唐兵剿杀。
祥沟村民众在村南石壁上刻“黄巢落马处”,在南山顶建黄巢庙。唐统治者命村名“降寇”以作纪念;村民却自称“祥沟”,作为对黄巢的纪念,解放后才正式定名为祥沟村。
黄巢崮起兵处留有“跑马场”、“讲武堂”、“马刨泉”、“剑鞘石”、“豆腐石”等,狼虎谷祥沟村至今保存着“将军树”、“一步三眼井”、“无蚊石”、“黄王洞”等与黄巢传说相关的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