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韶,字仲黄,河南颍川舞阳人。他骑着匹白牝马,带着数十名兵卒轻装简行,到赢县上任。沿途饥民扶老携幼,拖儿带女,慌不择路。韩韶的心越来越沉重。

赢县城门口数十名饥民被守城官兵阻挡,无法入城避难。韩韶表明身份,命令守城官兵放饥民进城,不得阻止。饥民感激万分,磕头谢恩。进城后,韩韶没有去官衙。他先是顺着破旧的街道巡视一番,又对残垣断壁的土城墙作了考察,细心地听取了民众的疾呼,安抚他们放心,不要被贼兵的淫威吓倒。

韩韶端坐大堂,召见了守城将官和衙门捕头,分析了当前形势后,慷慨激昂地说:“做贼心虚。贼兵人多势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兵民人心两向,纵容了贼兵的淫威,使百姓流离失所,对官府失去了信心。若要稳定局势,必须办好两件事情。一是除暴安良,稳定民心;二是加固城墙,抵御贼寇人侵。只有安定团结,才能安居乐业,贼兵才能望风而逃。”韩韶说得出,做得到。他一面派人召集青壮年加固城墙,一面派出衙役捕头将趁火打劫坑蒙拐骗的奸商处斩示众。六神无主的百姓,见韩韶动了真格的,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对他的号令言听计从。赢城逐渐稳定强盛起来。贼首公孙举听说韩韶德高望重,爱民如子,治城有方,除恶扬善,一时心惧,传令手下兵将绕城而过,不得进占赢城半寸土地。

韩韶亲自为饥民安排住处,下令打开官仓,在街头巷尾开设粥棚赈济灾民。有人担心私开官仓放粮,有杀头之罪。韩韶爽快地说:“用我一颗人头,保住了数万人的性命,死而无怨!”百姓深受感动,主动组织强壮劳力加固城墙,自觉维护城里的社会治安。太守闻知韩韶一心为民,对他私开官仓竟不治罪。

夜以继日的操劳,韩韶得病了,遍请名医调治不见好转,只好辞官回家休养。老百姓听说父母官回归故里养病,不约而同地聚集起来,攀辕卧辙,送了一程又一程。韩韶看了大家一眼,指着白马身边的枣红马驹对众少说:“此驹生在赢城,吃赢城草,喝赢城水长大,应该留下来。”说着让人把小马驹栓留,跨马而去。

马驹恋母,母马恋驹,相互嘶鸣不止。人们万分感谢韩韶为民造福的恩情,将留驹处的河流取名为“嘶马河”,并树碑立传,以示纪念。其中一碑上书曰:“韩韶留驹处。”后来,人们感念韩韶,纷纷在此建房居住,聚而成村,村以河名,成了今天的嘶马河村。


上一篇:【民间文学】长勺之战传说(莱芜市)(市级)

下一篇:【民间文学】黄巢的传说(莱芜市)(市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