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舞蹈】 铜梁彩灯舞(重庆市)
2018-07-04 17:08
近日,重庆市政府公布了重庆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铜梁县传统舞蹈“铜梁彩灯舞”榜上有名,这是继铜梁龙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获得的又一殊荣,成为铜梁龙、灯双璧。
据铜梁文化馆负责人宗和云介绍,铜梁彩灯舞是一种以舞蹈为主,融会音乐、美术等于一体,具有地方特色和风格的复合性民间艺术形式。它起源于明末清初,光绪年间已流行于铜梁县各地。清代至民国时期是其繁荣期。1949年后彩灯舞得到继续发展,“文革”期间被迫停止,“文革”结束后逐渐恢复。
“文革”后,铜梁经过政府的牵头主导,彩灯舞重新面世。1984年,铜梁启动了首届龙灯会。1991年举办了全县龙灯贸易大会。1995年开展“一乡一品”特色文化品牌创建活动,每个镇街根据传统发掘整理出一至二个龙灯品种,参加镇街片区或县里的龙灯大会演。经过10余年推动,到2000年,铜梁春节龙灯会先后冠名为“重庆?中国铜梁龙灯艺术节”、“中国铜梁龙灯文化旅游节”等。期间,铜梁彩灯舞与铜梁龙舞一起,多次在国内外参加各种表演、会展活动,为重庆市和铜梁县赢得了诸多荣誉。
“铜梁彩灯舞内涵丰富,艺术性强,充满乡村泥土气息,其品种覆盖全县26个镇街,主要品种有鲤鱼跳龙门、十八学士、泥鳅吃汤圆、三条鲹、开山虎、亮狮、犀牛望月、猪啃南瓜、蚌姑戏沙弥、雁塔题名、南瓜棚、彩船等。”宗和云说。
目前,铜梁龙灯舞已成为铜梁“重庆?中国铜梁龙灯艺术节”、“中国铜梁龙灯文化旅游节”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历史悠久、品种丰富的铜梁彩灯舞重要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工艺与技艺价值以及社会价值等逐渐被世人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