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舞蹈】吉祥法轮寺“布扎”(朝阳市)(市级)
2018-07-02 14:41
朝阳市龙城区七道泉子吉祥法轮寺建于乾隆四年(1739),由一世德瓦活佛组织修建,至今已有271年的历史。德瓦活佛七次赴西藏将时轮金刚道场引进吉祥法轮寺。吉祥法轮寺的佛事活动很多,一年中最大型的活动是农历三月初六至二十日的时轮金刚法会,法会的主要内容就是跳“布扎”。德瓦活佛转世后,由契尔扎等喇嘛继续组织跳“布扎”,第三代在吉祥法轮寺跳“布扎”的喇嘛,是以佟振才、修振生为主的21位喇嘛,1947年在吉祥法轮寺跳了最后一次。
“文革”当中,造反派将吉祥法轮寺的经书拉出来一马车当众烧毁,佛像被砸,壁画刷上白灰,寺庙变成了装电影片子的仓库。佟振才喇嘛唯一保留下的就是跳“布扎”的法器、经韵和咒语,并带着这些法器还俗成家,从此“布扎” 舞便在民间隐藏起来。
从1984年起,朝阳市开始“民舞”集成工作,由李日辉、赵玉珊、赵金屏组成的市民“民舞”集成编辑部,赴吉祥法轮寺搜集“布扎” 舞。经过6年的努力,向佟振生喇嘛学到了“建坛法”,向佟振才喇嘛学到了跳“布扎”。1990年,在佟振才喇嘛的带领下,以李日辉、赵玉珊、赵金屏、周化武为主的朝阳市群众艺术馆和龙城区文化馆二十多名同志参加培训,演出了“布扎” 舞。并作为全国唯一不带面具的“跳鬼”入选了“民舞”集成国家卷。
由于喇嘛还俗,1987年吉祥法轮寺入住比丘尼,1996年至1999年投资百万,按原貌原址重修吉祥法轮寺,从而保留下来跳“布扎”的场地和空间。由于刘喇嘛、佟振才等喇嘛相继去世,吉祥法轮寺的比丘尼只念佛,不持咒,更不愿意学习跳“布扎”。因而,传承“布扎” 舞的重任只有参加“民舞”集成工作的同志来承担了。
吉祥法轮寺“布扎”舞的主要价值在于,一是传承价值,己传法为俗家弟子,使之密法不断灭。二是学术价值,对研究藏、蒙、汉的民间艺术传承体系有帮助。三是推广价值,可以作为佛教文化办“庙会”,也可以作为民间舞蹈组织登台。四是开发旅游资源,吉祥法轮寺“布扎”是被誉为朝阳八景之一的“西岭仙台”。
吉祥法轮寺“布扎”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