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二界沟排船制作技艺(盘锦市)
2018-06-30 10:54
二界沟排船依靠耳濡目染、以师带徒,甚至“偷艺”的形式,在二界沟世代传承,距今已有184年传承历史。因历史原因,排船在档案中鲜有文字记载,二界沟排船依旧保持着手工制造和民俗活动相结合的生产方式,使排船充斥着人情味。排船技艺复杂,工作强度大,总体工序可分为:安放龙骨、组装骨架、上船壳外板、安楼子、捻船五大部分,经53道工序,需要800多个工时才能完成,特有的当地排船术语90余个。保护二界沟排船,不但填充了辽宁地区退海文化中造船文明的空白,更加夯实了辽宁地区海洋渔猎文明的文化底蕴。
1.安龙骨架
2.安大鼻子
3.捻船
4.煅制零件
5.新船下水
6.二界沟排船工序
7.排船民俗
张明在《辽东湾渔猎文明的遗存》一文中记载:一艘船最底下、最厚的木料就是龙骨,所有的构件要安放在上面,船的牢固程度,龙骨起到决定性因素。因龙骨是用斧子纯手工砍成,也叫砍龙骨。就是用斧子把三根的大料砍出形状并连接。砍之前要在龙骨的前、中、后端正中,用铜钱儿钉一块红布。动工当天,掌作心怀崇敬,动斧砍木,之后鸣放鞭炮。工人们才开始动手。炮竹响,才是排船的真正开始。
船排成了,下坞前还要举行仪式。这个仪式首要是祭海感恩,因渔民从海洋中获取,从内心表达崇拜之意。其次是庆祝。水作、旱作、铁匠、捻匠等被船主请聚一块儿,一顿吃喝。有船主对掌作、水作、旱作、铁匠、捻匠们的感谢,也是图个热闹,讨个吉利,大家一起祈福新排的船能平安顺利,鱼虾满仓
下水前,船舱放着用红纸包着两块砖头,寓意装满“金砖”,砖在古代渔猎中曾用作网坠。然后,在鞭炮声中大船顺着水流迅速滑到河里,一条船才最终排成了。
张兴华,盘锦远航渔船修造厂厂长,18岁在二界沟从事旱作,21岁改做水作。先后从师孙青山、李丛荣、赵俊海学习排船、修船技艺。23岁可独立排船,并钻研改进排船技艺。他排船技艺被收录《木质渔业船舶木捻工技术培训教材》,受到辽宁省渔船渔机渔具行业协会、辽宁渔船检验局邀请,参与编审。他对排船“船形改进、做龙骨、上大拉” 等技艺进行改良,对二界沟传统排船技艺起到了传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