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术】鱼洞乱针绣(重庆市)传承人:杨守玉
2018-06-30 10:16
要了解乱针绣,首先要知道乱针绣的创立人杨守玉。日本著名汉学家水原谓江曾说:“她代表了中国文化。”
时间退回到1896年6月,杨守玉出生于江苏常州书香之家,是父母惟一的女儿。8岁时,家人便请常州名士史聘三先生(“七君子”之一史良的父亲)当家庭教师,教授国文、历史。闲时,她常随母回娘家,与表兄“九哥”刘海粟一起学画,或跟表姐学习刺绣。18岁时,杨守玉考入武进女子师范学校学图工美术,品学兼优。毕业后,应著名画家吕凤子先生之邀,到吕凤子在丹阳创办的正则女子学校执教并任绣科主任。
在此期间,杨守玉一边执教,一边研究古今中外的画意绣理,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她脑海里慢慢滋生:“千百年来中国刺绣艺人们都深信刺绣只能反映中国画效果而不能表现西洋画效果,难道刺绣艺术永远都要对西洋画稿望洋兴叹吗?”喜欢创新的杨守玉抱着尝试的态度就这样开始了曲折的乱针绣之旅。她摒弃了传统刺绣“排比其针,密接其线”的绣制方法,将画理与绣理相结合,创造性地将西洋的用笔着色原理融于刺绣技法之中,她的针脚长短、疏密不一,错落有致,并根据人物面部光影的变化和造型的需要自由地变化。
第2页
当中国刺绣史上第一幅乱针绣作品《老人像》刺绣完成之时,画面中的老人神气逼人,与素描画面有异曲同工之妙。画面远看凹凸有致,层次鲜明;近看针脚繁密,层层交盛,竟有一种西洋油画的光色透视效果,这种效果在传统绣品中是从来没有过的。至此,平面了数千年的绣画一下子立体了起来,令时人耳目一新。艺术大师刘海粟这样赞道 :“乱针绣的问世打开了中国刺绣艺术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