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县双龙寺的僧人们为一群客人举办了一场特殊的唱经会




义县隶属于辽宁省锦州市西部, 居住着汉、满、蒙古、锡伯、回族、朝鲜等15个民族。境内东部医巫闾山山脉,南北绵延近百里,山间多林丛草地,为阴山山脉的余脉。


双龙寺始建于公元一七三七年即乾隆二年,是一座驰名的古刹。当地众生,在佛菩萨的救度下,免灾去难,同沾法喜,受益匪浅,极为殊胜。


是什么让客人不畏酷暑,远道而来?


 正是已经濒临失传的、却被双龙寺主持传法法师保存下来的中国佛教音乐北方经韵。


佛教经韵是佛教音乐的一种表现形式,多用于僧人早晚课、居士超度、观灯施食、各种佛节祭祀等佛事仪式之用。 




中国的佛教经韵分为南北两派,南方经韵以委婉、清秀为特点;北方经韵则深受古印度音乐的影响,又吸收了民间传统音乐的成分,呈一种古朴、典雅、庄重和肃穆的特点。两种经韵在艺术特色上各有所长。但由于种种社会原因,能够完整的演唱北方经韵的人已经寥寥无几。


义县双龙寺主持传法法师保留着北方经韵典籍和传承了经韵唱腔,这位年轻的法师不但能完整地演唱60多首音韵呗赞(唱腔),而且能熟练地操作各种演奏法器。

 

 今年才31岁的传法,1980年2月6日生于义县高台子镇靠山屯村,17岁在千山龙泉寺剃度出家,26岁出任双龙寺住持,能够得到佛家先人的真传,还有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经历。

有一次传法住持到县宗教局办事,听说城西保圣庵有一位年近90岁的尼姑,法名宝法,年迈体弱,行动不便,生活困难,就上门把她请到双龙寺居住,每天无微不至照顾她的寝食。宝法非常感动,带着传法回到自己的小庙,在一僻静处挖出几本佛家典籍和5件法器,送给了传法。这些东西是她“文革”时埋藏的,已经20多年了。这些藏品中就有一本北方经韵《音韵本》。回来后,老法师不但一句句教传法唱熟了《音韵本》上64首呗赞,而且教传法操作各种法器也达到得心应手,运用自由的程度。传法为了报答恩师的情义,也为了传承这项文化遗产,特意为师父举办了一场演唱经韵法会,请来录像师做了光碟,把师父演唱时珍贵的音像资料保存下来。

大量、完整、系统的保存仅此一家



佛教北方经韵从内容上又分为青庙曲牌和黄庙曲牌两种。青庙以汉民族乐曲为主,黄庙则继承了许多藏传喇嘛教古老的曲目。义县北距被称为“东藏”的阜新不到百里,境内就有喇嘛庙,双龙寺的经韵虽然以青庙曲牌为主,也有黄庙音乐的影响,是民族文化的瑰宝,能保存到现在实属不易……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他们心如止水,不再沾染世俗。歌声和乐音感觉来自远方,低调,没有装饰,不再张扬。

余音渐远,我继续走上红尘路上——这已经足够了。有些音乐不一定真的实实在听得见……

上一篇:【民间音乐】朝鲜族民歌 (丹东市)

下一篇:【体育与杂技】古典戏法(辽阳市)